兩手一攤 作品

第九十七章 陸兄放心去吧

 “文兄,文兄!這可如何是好?”陸文昭在偏帳裡打著轉兒,晃得眾人眼花繚亂。


 文搏忍不住調侃一句,“陸兄若是不願,直接拒絕了便是,劉總兵還能逼迫於你不成?”


 “我看啊,是陸千戶沒想好該用什麼姿勢拜倒在劉總兵面前不顯得生份。”沉煉也跟著嘲笑,順便記在了他的無常簿上,這事情別人可以裝不知道,他錦衣衛必須秉公執法,記錄下來有朝一日呈給皇上知曉。


 也怪不得陸文昭舉棋不定,就在剛才,劉綎前去大帳跟郭真確認杜松的西路軍大敗虧輸,杜總兵捐軀戰場後,出來拉著陸文昭更加熱情,在幾次試探之後終於透露出想法。


 原來劉總兵想收陸文昭作為義子,承諾富貴前程,將他們破城殺敵的功績上報朝廷。


 條件就是他們這份大功得是劉總兵指揮有方,這個前提必須加上。


 劉總兵許諾至少會讓陸文昭升任指揮同知、參將,相當於原地官升三級。這等驚喜一下子就把陸文昭砸暈了過去,好在他還謹守一絲清明,說得跟家人商量一二。


 這裡就得說到明代的義子屬於灰色地帶,當年洪武帝就有一大幫義子助他打天下,到了建立明朝之後卻剝奪了義子的國姓,因為當時義子是真有繼承權的。


 到了後來朝廷也出臺過相關法令,《大明律》就明文禁止異姓義子繼承宗嗣。


 結果是大夥都沒當回事,皇帝收義子,文官收義子,武官收義子,老百姓收義子,就連太監他也收義子!


 當然了,這會兒除非真的絕嗣,不然義子不會優先繼承,排在父子、兄弟之後,屬於第三順位繼承人。


 軍中武將收養義子之風極其盛行,比如剛才出門迎接劉綎的劉招孫,就是義子。這是因為武將家裡也不是代代都出勐人,一旦有一代差了些就可能導致家業敗落,這時候就得考慮在宗族甚至外面找點幫手。


 就算你家中代代都有勐人鎮壓,有個幫襯也不嫌多,所以收養義子幾乎是武將們的傳統藝能。


 這裡頭以當年寧遠伯李成梁的套路最為高深,四處出擊剿滅塞外胡人,看到哪個部落以勇士雄健聞名,就把這個部落氏族清洗一空,將年幼孩童收歸賬下,挑選精銳者收為義子。


 後來的李平胡、李寧、李興三大副總兵都是家將義子出身不說,還是“降虜”,也就是投降的胡人。


 當然還有位跟李成梁關係密切,並且更加重量級的,但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是義父子。


 只是情同父子這關係肯定是跑不掉的人物,那就是奴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