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兩個極端

本來江逸當時就是把《花好月不圓》當做救命稻草來著,他的情況比賀之行、魏哲等人還要糟糕,魏哲是一直都比較平,他之所以來面試這部劇,主要還是想博一把,尋求一個升級的機會。

最後失敗了,其實對魏哲的影響還真沒有那麼大,他依然可以繼續沿著先前的路走,只是不溫不火而已,他已經習慣了,這部戲不行,他可以等下一個機會。

但江逸不是,他在來面試《花好月不圓》之前,就已經處於跌線的邊緣了,他之前有一部大製作的電影撲了,讓投資人虧得血本無歸,雖然那些投資人也不至於因為一部戲就破產,但那次的情況確實有些特殊。

原本那部戲的男主不是江逸,是因為江逸這方通過一些特殊操作,將角色搶過來的,當時就有投資人表示過不滿,人家投資這部戲原本就是衝著原男主來的,結果你給我換人,那我肯定是有意見的。

但是江逸當時發展還可以,正好他的一部電視劇在當時算得上熱播,投資人也不懂電影電視劇的區別,而江逸以前也有拍過電影,再加上看到對方的電視劇播得這麼好,也就勉強同意了換男主的一事。

只是沒想到最後投資打了水漂,投資人的當時可能連殺了江逸的心都有了。

不過投資電影也是有風險的,沒有人能夠跟你保證肯定能賺錢,但大家之所以投資電影,不就是抱著賺錢的想法來的麼?

只是這樣的想法不好說出來,很多有經驗的投資人可能雖然心痛,但後面再找機會投資一部賺回來就是了。

但誰讓當時投資這部電影的投資人中有一個是這行的新人呢?而這個人恰好就是當初質疑選擇江逸的那人。

他可不管投資有風險的說法,你讓我虧錢了,那我就要找你的麻煩。

當時那件事在圈子裡鬧得還挺大的,只是說起來卻也是那個投資人理虧,人演員肯定是盼著給你賺錢的,只是風險這個事情也不是人家能控制得了的是吧?

所以最後那投資人鬧了一通,卻也沒能如願把江逸封殺了。

只是不可否認,從那件事之後,江逸的名聲就有些臭了,票房毒藥這種稱號還是很多投資人在意的。

江逸能怎麼辦?他還覺得憋屈呢!

要知道,那部戲是他搶來的呀,結果撲成這樣,原男主指不定在心中怎麼笑話他呢!他後面真的連照面都不敢和對方打了,就怕看到對方看笑話的眼神。

還有公司當初為了把他換上去使的力,後續都換成了對他資源的銳減,他對此也不能抱怨,因為是你自己不爭氣呀!

後來《花好月不圓》面試他才會那麼急切,那真的可以算是他唯一的機會了。因為公司基本上已經不怎麼給他提供好資源了,照那樣發展下去,不說二三線,就是掉到十八線,他都還得感謝公司的仁慈,還願意漏點兒資源給他。

剩下的還有蒲駿啟等人,這些人因為還算有點兒天賦,基本上都一部爆劇在手,所以才有資格被推薦來試鏡胡浩淼的戲。

像是溫堇年,其實也算是這樣的情況,只是他的那部劇爆的程度大了點,當時幾乎是紅遍了整個東亞及東南亞,所以相對來說他的起點就比別人高一些,就憑那部劇,他當時就躋身了二三線男星的位置。

這似乎也證明了溫堇年遠超他人的天賦和實。

果然,最後就是他被選上了。

現在眼見著他和其他人就要因為《花好月不圓》這部劇走向兩個極端,別人心中對他的想法能不復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