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呢沒空 作品

第二十九章 不求名利(第2頁)

 “做染料,醫館和藥鋪都不缺上好紅花。”沈小葉是要將它們做成紅花餅,以備隨時取用的。

 剛好東邊空地是外公留給舅舅將來蓋房子的荒地,貧的種瓜種菜不下大力加肥開墾就沒收益,於是便宜她拾掇點撒藥材種子。

 別問哪裡來的,問就是藥鋪買的,山裡採的。

 恆溪道長直言:“我有一批兩三百斤的蘇木,做價低於市面五成,你可要?

 來路絕對正當,是我大師兄從南方買來的。”其實是師兄被人坑了,他太虛觀哪用的著幾百斤蘇木。

 “一兩蘇木藥店便宜的大約三十文,半價十五文,三百斤兌成銀兩就得七十二兩銀。

 收一匹粗白棉布一錢二分至五分,假使一斤蘇木染一匹布來算,成本都三錢六分了,折騰完一匹賣四錢,我是賺不到什麼的。

 道長,我要不起。”沈小葉自己種草,就是為了壓低成本,如果用紅花作染料還可反覆使用。

 而且到目前為止,她也僅僅收過唐嬸和二牛家的粗布給自家制衣制被,受制於北方技術,細棉白布的出產低收購價反而跟松江布相近,也就少了個運費。

 一匹布長大概十米八到十三米二,寬六十到八十公分,她可不打算用蘇木這麼貴的染料大批量染布。

 “你說的是關內價格,如果染好後,拿去關外草原賣,標一丈八尺一匹的布能換一隻肥羯羊。

 再者來說,你是按尺賣的,而本地棉布長四丈闊二尺五寸,合四十尺,你不能按南方通行之一匹不足二丈長的中機織布來算。”恆溪道長是懂行情的。

 沈小葉搖頭:“賣家不傻,我收到的是太祖定例的標布,長三丈二尺,闊一尺八,但細密度低沒有可能三斤。

 你也說本地了,草原上一匹布換回匹馬都不稀奇。

 我只賣一尺十二文,用蘇木染出的一匹布掙二十四文,太薄。”

 “可我一斤蘇木只收你一百二十文,每匹布成本就是二百四十文,即便加上人工和明礬,也不會超過二百八十文。

 一匹布家門口賺一百文,還薄嗎?你應該知道紅花染色的話用草木灰洗兩次就沒了顏色,但蘇木不會掉的如此快。”恆溪道長很有誠意的,給的比藥鋪收購價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