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橋明月夜 作品

第124章 這家人不講究

春市,二道河區。

 在光榮路與東城路交匯,有一片破舊的三無小區。

 它們原屬春市拖拉機廠,裡面住著的老人和中年人大多曾是拖拉機廠的員工。

 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落幕和市場經濟的興起,拖拉機廠就像一臺陳舊的拖拉機,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在潮流中隨波逐流後走上破產之路。

 幸運的是,這片拖拉機廠的家屬樓進行了房改房,產權歸屬老員工們。

 有人會問:這裡的衛生怎麼辦?

 答:市環衛放置了大垃圾桶,居民們把垃圾扔進這裡;樓道內的衛生則是全憑自覺。

 樓道衛生好的,比如9棟:

 “李大娘啊,又在掃地吶。多冷啊。”

 “活動活動就不冷啦。”

 他們是幾十年的同事和老街坊,輪流打掃樓道衛生已成習慣。

 樓道衛生不好的,比如11棟:

 “誰家狗拉樓道里了?!”

 “垃圾袋淌湯(髒水流出)了還不倒啊?”

 與此同時,9棟內。

 新來的年輕租客發出疑問:

 “李奶奶,今天不是輪到夏爺爺家了嗎?”

 其他的老人小聲說:“這家人不講究。出了個高考狀元,又出個球星,愣是禍害這倆孩子。”

 “老夏家就那樣,我們都懶得計較了。”

 “這號人以後躲著點就行。”

 新來的租客沒有說什麼,而是和眾人幫李奶奶一同打掃衛生。

 逃避勞動的老兩口,此刻正在家裡吵鬧著。

 夏老太太叉著腰喝到:“一天天淨看你那日本鬼子(抗日神劇),擱那兒叮了咣啷的沒完沒了!一點知識都不學。這玩意兒就是瘋子拍傻子看。”

 老夏頭不甘示弱:“你聰明,天天看那養生堂,我也沒看你養生到哪兒去!”

 夏羽鈞、夏宇赫:幸好咱倆逃的快。

 沒錯,這對吵架的老夫妻正是夏羽鈞口中的“老不死的”——夏羽鈞的爺爺奶奶。

 夏老太不肯罷休:“我要是生在現在,大學都考上了(她初中文憑)。還能讓那死崽子出風頭?!”

 此時,她口中的“死崽子”夏羽鈞打了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