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橋明月夜 作品

第120章 那年仲夏的回眸(一)

夏羽鈞皺了皺眉。

 離開這裡4年,旁邊的千達廣場、步行街都建起來了,怎麼居民樓還是老樣子?

 由於歷史原因和開發難度,綠旗街外圍的火柴盒居民樓在周邊高樓大廈的包圍中穩坐釣魚臺。

 雖說樓還是老樣子,但環境其實是有變化的。

 以前,人們在樓前隨意停車、隨便擺攤,垃圾處理也看運氣;現在不僅劃了停車位和攤位,還逐漸推進棚戶區改造。除了樓舊一些,其他方面和開放式小區沒什麼兩樣。

 一般來說,這裡除了住戶很少有人來。

 可是今天,在這些陳舊的樓棟邊緣,出現了兩個年輕的新面孔。

 男生身高一米八。一字眉、小圓臉,雙眼清澈有光,大腿強勁有力,臉上帶著微笑。他身穿灰色羽絨服和黑色長褲,手戴棕色棉手套,腳穿灰色雪地靴。肌肉結實,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女生身高一米七四。一頭酒紅色的波浪秀髮垂在白皙的瓜子臉,有些狐媚且俏皮的美眸含著笑。她身穿米色羽絨服和天藍色長褲,手戴女士羊毛手套,腳蹬白色及膝長靴。

 女生身材勻稱,兩座小山峰、纖如細柳的小蠻腰、秀美的大長腿,更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對於凌薇比較成熟化的打扮,夏羽鈞已經習慣了。

 從1月7日室友悉數回家到現在,他們先是一起住在黎子悅的家,現在更是過起“二人世界”。

 知道夏羽鈞今天做演講,凌薇昨晚甚至出門做了個頭發。

 但他不知道的是,凌薇還有一個隱藏目的。

 “姐姐,來這裡幹什麼?”

 面對夏羽鈞的疑問,凌薇也有些拿不準,她只是按照記憶中的大致方位帶他來。

 這裡介於商業集群和居民樓的邊緣地帶,是他們第一次相遇的地方。

 夏羽鈞認識春市的每條路,也包括這些小道。

 但是不包括已拆遷和大改的區域。

 父母死後,由於還不上貸款,14歲的夏羽鈞被銀行勒令搬走。他居住的那一棟樓在中考後被一個開發商相中,拆遷後新建為書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