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橋明月夜 作品

第71章 環境影響人

夏羽鈞和凌薇顯然沒吃飽,二人又點上幾串烤肥瘦。

 夏羽鈞十分羨慕凌薇幹吃不胖的身材,後者表示,全是運動的功勞。

 等待烤串上桌的期間,凌薇拋出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你們那邊的人比較自來熟,有時會熱情得讓外地人有些不知所措?”

 夏羽鈞沒聽明白。

 凌薇作出進一步說明:“比如說,你免費幫喬琳。再比如,把陌生的女孩子送回酒店甚至和她一起玩。”

 夏羽鈞回想了一下說,在他接受的教育中,小事上幫對方一把根本就不算什麼事兒。

 凌薇對他的回答並不滿意:“為什麼要幫呢?萍水相逢見一次面,人情他都還不來。”

 “環境影響人。”

 夏羽鈞就此展開自己的分析。

 早年間東北的開發程度並不高,冰天雪地還遍佈猛獸,耕地幾乎沒有——早期居住在此的鄂倫春、鄂溫克族以漁獵為生。

 一百多年前來東北討生活的人儘管來自自天南海北,但在寒冷和飢餓的威脅下也只有主動認識、結伴而行,才能把生存危機降低。

 這些人無親無故無依無靠,只有外向熱情、主動和陌生人示好,才能很快建立自己人脈、混的更好,久而久之形成人情味較重的情況;

 南方大多依靠宗族勢力,同姓同族就是自己可以依靠的最大力量,可能不太需要對非親非故的陌生人保持親近。

 至於“免費的人情”,比如路怎麼走、瓜子多少錢、砂糖橘壞沒壞、哪個藥有效。這就是個舉手之勞,不用你還人情。

 凌薇對此有體會。

 外婆家就有族譜,她那些下南洋的遠親總會在固定的時間來到榕城的林家祠堂祭拜祖先和聚會。青雲集團海外市場的開拓也有他們的幫助。

 “學姐,這種差異我曾和慕柔雪探討過。報道那天下地鐵時,她的行李箱就是我幫忙拿的——當然,是她母親同意的。”

 “後來我們做了個假設,假設有打分制度。來自浙省鄞州市的她採用加分制,對陌生人不苟言笑,慢慢熟悉後開始加分;而以前的我會用減分制,一開始免費送滿分,逐漸瞭解後慢慢扣分。”

 凌薇耐心聽著夏羽鈞的長篇大論,自認弄明白了學弟的思維與行為。

 她的家鄉江都不算北方,但也不在長江以南。她以前還真沒有往環境上思考南北方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