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不打土豪也分田地(第2頁)

 劉隅看向那個少年,約莫十三四歲,身形頗高,骨瘦如柴,眼神中沒有多少膽怯,更多是平靜。

 甲士滿是怒容,從軍的人都不願意動嘴皮上做功夫,他們更相信自己手中的拳頭。

 如果不是劉隅在此,迎接少年的一定會是一場毒打。

 劉隅擺手示意甲士放開少年,他走到少年面前問道:“為什麼不願意去?”

 “我不想去軍隊,我想學劍。”

 少年沒有一絲猶豫,說的很篤定。

 劉隅揮手示意甲士離開,留少年孤零零站在原地。

 劉隅從劉備手中藉著冊子,默默盤算著目前的狀況。

 “兄長,把這些人以家為單位,每人分給他們十畝地。土地共有,只能耕種,不得買賣,稅十取一。”

 “各家分到土地後,可以自行耕種, 種子我們暫借,但需要他們收穫後償還。”

 “另外告訴他們,我們的救濟會在十天後暫停,在收穫這一段時間,各家依舊可以借糧,但也需要收穫後償還。”

 不打土豪,也分田地,劉隅這一段思索後,還是要把土地包產到戶,後世的經驗已經表明,這種辦法能夠最大限度激發人民的積極性。

 每人十畝土地,劉隅經過反覆測算,如今土地貧瘠,每畝的產糧最多能到兩百五十斤。十畝地的總產量,應該是三千斤。

 稅十取一, 剩餘兩千七百斤。

 崔寔的《政論》中提到一個成年男子一年糧食的消耗糧食數量應在二千八百斤。婦女一千斤, 兒童六百斤。

 按照這個情況看,每人十畝地,足夠家庭開支。

 別忘了,這只是一季。在另外一個季節,土地上可以種上蔬菜,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對糧食的消耗。

 十萬人都是老幼, 不存在成年的問題,他們雖然消耗的更少,可他們的產出,同樣如此。

 劉隅反覆測算,不論怎麼算,除非遇到大災之年、顆粒無收,他們不可能會餓肚子。

 如果土地種的好,還大概率還會結餘。

 在這個時代,普通人有糧食結餘, 和後世中五百萬大獎一樣,都屬於極其稀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