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強的沒邊啊(第2頁)

 不過他的好戲往往在酒足飯飽之後上演,劉思月也是通過感知力無意之間探查到這男子的誇誇其談,才對其高看一眼的。

 幾日前男子酒足飯飽之後,上臺侃侃而談,嘴裡唸唸有詞,逗得眾人鬨堂大笑,唯獨劉思月聽得津津有味。

 覺得此人觀點與自己不謀而合,只是鬱郁不得志,尤其他高談闊論道:

 “我若運兵,多多益善,我若治國,必成良相,只可惜我這經世治國之才,毫無用武之地,可悲可嘆,何人能慧眼識珠,蒼天啊,我何時才能有出頭之日啊!”

 如果只是三言兩語劉思月也覺得此人是個紙上談兵的庸人,但此人深居簡出,平日裡除了來酒館與人吟詩作對換取錢財,大多數時間都是閉門不出,劉思月在其家中翻箱倒櫃,發現這籍籍無名的小子竟然寫了數不勝數的治國論,這不由得讓劉思月對其刮目相看。

 畢竟大周正是用人之際,此人著書立作多與劉思月不謀而合,劉思月看後如沐春風,如雷貫耳。

 “

 其在治國論中提出,民富國強。眾生平等。

 其在教育論中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其在強軍論中提出,軍民一心,全民皆兵。

 其在土地改革中提出,田產國有,還田於民

 更是在經商論中提出,商為先民,後為牟利

 。。。”

 同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劉思月雖然博覽群書,但多數都是行醫治病與與人為善的書,這經世治國的書籍市面上更是寥寥無幾,所以此人正是大周不可或缺的人才。

 劉思月這才下定決心來此處親自會一會這個才高八斗的胡博彥,畢竟劉備請諸葛亮都要三顧茅廬,他劉思月請胡博彥肯定要以禮相待,而且這可是名不正言不順的舉兵謀反,若胡博彥是個忠君愛國之人,那隻能就此作罷。

 但其行為雖放蕩不羈,想必也是個性情中人,能寫出驚世駭俗的作品,應該是個知進退明得失之人,若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假以時日,必將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