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醜文良 作品

第232章 延壽教入賜慶縣(第2頁)

 這種神神道道的說法還頗有市場,讓不少教眾不知不覺中更增加了一些積極性。他們也會幻想萬一有一天自己能忠心任事,教主也替自己算上一卦,找到家人呢?

 而時間到了7月5日,賜慶縣裡的賊寇已經全部被清除和驅趕。

 延壽教的教兵只要守在村子裡就行,逼迫那些賊寇只能去荒郊野嶺中過活,然後被人發現就要遭到教兵和騎兵的突襲。

 他們越跑越散,有些人直接穿縣去了其他地方,也有一些人進了山裡,也不知能堅持多久。

 延壽教開始巡邏保,將20裡一個休息點的“公益公共產品”鋪到賜慶縣,道路通暢之後,安定下來的賜慶縣很快就迎來了難民迴歸潮。

 衣食無著的逃難村民除非有地主可以投靠,大多願意加入欣州的民兵軍來吃延壽教的一日兩餐。

 當然,加入民兵軍的前提條件是也加入延壽教。

 如果不願意的話,就找地主借貸去。周宇暫時不讓延壽教介入到借貸中,因為這東西一直都是地主的自留地,觸碰的話會引起很大的反彈。

 而且如果沒有地主的吸血盤剝,怎麼顯得延壽教的好。許多東西是需要對比的,如果沒有了對比,延壽教就算對他們再好,也會有人不滿足。

 賜慶縣的地主其實是不願意延壽教進入賜慶縣的,他們巴不得農民們跟他們借貸,把他們的田全買下來。

 但現實是他們在翻天鷂的劫掠中也丟了許多財產,剩下的只有田地的擁有權而已,不知道幾年才能恢復元氣。

 如果沒有延壽教過來平定治安,他們恢復元氣需要的時間則會更久。到時候田多有什麼用,沒人耕種的話都屬於荒地。

 因此他們只能對延壽教的到來表示歡迎,而且很配合延壽教的各項舉措。例如大家一起把能救的作物都救一救,看看還能有多少產量。

 村裡實在沒有作物可以救的,也不能閒著,直接就開始把地耕了,翻種佔豆,到時候起碼還能有些收成。

 延壽教可以收了賣到冕州去,人畜都能吃不說,還能做副食品。

 那些被破壞、燒燬的房屋或者各種設施,也發動人力一起幹起來,地主人力若是不足就得出錢。

 只要想吃延壽教的飯就得進延壽教,但是延壽教在這裡暫時只招募成年男子,女子和孩童只有一天中午一餐的救濟不讓你餓死,想要填飽肚子自己再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