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娘子 作品

第111章 洩題之謎(二)(第2頁)

 段民尺尋了一個夜黑風高之夜,穿上夜行服,用黑巾遮面,潛入錦江縣衙,找到公印,蓋上印章,又悄悄地把印章,放回原處,如此,他可以參加會試。

 (三)

 好像老天也在助她,在這之前,她與御膳房一位劉姓小公公交好,劉公公記憶超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文章讀一次,就能原封不動地複述下來。

 劉公公進宮前,是不識字的,進宮後,他跟著御廚出宮買菜,幫著御廚記賬算錢,學了很多字,如今獨自讀書,一點問題也沒有。

 皇上決定,把謄抄批閱試題的工作,放在太學院,為了做好後勤,他令御膳房的幾位大廚提供三餐飲食。

 御膳房本來只有70餘人,除了掌廚的師傅,公公們要負責送飯菜到各個宮殿,那兩日,還要增加太學院和春華殿兩處,立馬顯得人手不夠。

 頭腦活絡的公公,都不願意去太學院,因為那裡戒備森嚴,幾位抄題官也甚是無趣,不像在內宮,公公們既可以得到主子的賞賜,還能與熟識的婢女聊聊天。

 因此,當內宮總管楊公公,和御膳房管事戚公公,在選派人去送餐時,無一人主動出來。

 “你們這一個個的,沒有油水撈就不去,我告訴你們,你們想去也去不了。”楊公公見他們不識抬舉,罵道:“皇上有旨意,識字的不能去。”

 “為何?我不妨告訴你們,考試何等嚴訶,那抄題的太學院,那是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為了防止洩題,送飯的要是識字,把題洩露出去,那是掉腦袋的大事。”

 “下面選30人去送餐,不識字的出列。”戚公公命令道。

 陸陸續續出來11人,還差九人。

 “這麼多人識字?”楊公公不大相信。

 “報告總管,很多是識字不多的奴才。”戚公公回答道。

 “既然如此,識字的人,只要識字不多,也可以去。”楊公公命道。

 這樣一放寬,湊齊了30人,裡面就有劉公公。

 (四)

 劉公公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大家知道他記性好,卻不知他識字,而王櫻珞一次機緣巧合,在讀司馬相如作的《長門賦》時,被劉公公聽見。

 時隔不久,王櫻珞去御膳房,見劉公公獨自一人在裡面,口裡唸唸有詞,仔細一聽,竟然是《長門賦》,而且背出來一字不差。

 她好奇心起,一問,方知劉公公有此長處,心下佩服,王櫻珞在宮裡,未有一位知心朋友,於是,兩人經常在一起,談論歌賦,打發無聊的光陰。

 漸漸地,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

 聽說皇上把抄題和閱卷的工作,安置在太學院,王櫻珞心裡豁然開朗,大人們要吃飯,只能讓宮裡的御膳房做,這就讓劉公公有機會,事先看到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