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早朝對峙(第2頁)

 有聽信宗族官員說的話,譴責的。

 也有保持中立的官員。

 更多的,還是信任顧驍的臣子!

 宰相蘇軒義無反顧站出來,表明態度:“啟稟陛下,太子殿下聰明睿智,心思縝密,是絕不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臣認為此事恐怕另有隱情,還請陛下派人徹查。”

 “老臣也認為,太子殿下是不可能說出這大逆不道的話,此事怕是被有心人添油加醋,亂說一通,其心險惡,萬不可中人圈套啊!”太師許千程大聲說道。

 明德皇帝表面上沒有動作,實則心裡也是在揣測著。

 滿朝文武並不知道顧驍此去康城的真正目的,但他們父子兩人,包括寧王顧譽柘和世子顧銓,他們心裡都清楚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起初,明德皇帝收到摺子的時候,只當是顧譽柘不滿顧驍的做事風格,故而才上摺子跟他告狀。

 但讓明德皇帝萬萬沒想到的是,顧譽柘不僅僅給他上了摺子,甚至給每個同宗族的人都寫了信,其最終目的就是要通過宗族的力量,脅迫顧驍妥協,脅迫顧驍放人!

 那麼問題來了。

 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能讓寧王顧譽柘狗急跳牆,不惜聯合宗族的力量對抗顧驍。

 唯一的可能,就是顧驍要殺顧瑋!

 自己的兒子什麼樣,他最清楚。

 肯定是這顧瑋,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引起康城百姓的民憤,作為寧王的孫子,他們肯定會選擇包庇,百姓走投無路才會做出攔鶴駕之事。

 顧驍和寧王府因此發生衝突,最後的結果就是將顧瑋抓走,讓欽差大臣許元順嚴辦。

 想到這裡。

 明德皇帝基本上猜出個大概情況。

 宗人府的官員幾乎都是顧氏宗族子弟,他們見宰相蘇軒和太師許千程,相繼站出來質疑他們說的話,一個兩個哪還能站得住腳。

 “太師這話是什麼意思?”宗人府官員怒衝衝的說:“你難道是說我們沒有腦子,任由別人牽著走,汙衊太子殿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