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曦 作品

第90章 以工代賑的可行性

“那裡,便是生產無煙煤的煤礦?”弘治皇帝遙望遠處,還未靠近便聽到了人群的動靜和勞作的聲響,開口問道。

 “是的父皇,那是目前西山煤礦開採的地方。”朱厚煒點頭道。

 “這還未出正月,竟有如此幹勁。”弘治皇帝感慨,連朝堂上有些人在正月都無精打采想著回去過年休息的,西山的幹勁確實出乎他的意料。

 “若是徭役百姓也有這般幹勁,我大明何愁不興啊。”李東陽有感而發。

 近些年天氣越來越冷,黃河又時不時決堤,還要修長城啊、皇陵啊之類的,大明對徭役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但徭役傷民,百姓都十分抗拒,過重的徭役會造成國家的動盪,而不發徭役又不行。

 長城難道不修嗎?那北元南下怎麼辦?

 皇陵難道不修嗎?國家大事在戎與祭,皇帝總不能連墳都不修吧?

 黃河決堤難道不管嗎?那會死人、會造成大量流民、會導致糧食收成降低、會危及社稷的!

 所以徭役一直是困擾朝廷千百年來的大事。

 因為徭役造成的造反動亂不計其數,歷史上被徭役逼反最終覆滅王朝的例子猶在眼前。

 “有幹勁是因為他們要藉此生活,有活幹工錢還不低,他們肯定樂意幹啊。”朱厚煒隨意的說道。

 “而且... ...正月我可給了三倍薪資呢。”

 朱厚煒輕飄飄的一句話像大山一樣壓滅了三人心中的幻想,李東陽不禁苦笑,大明哪有那麼多錢啊,還三倍薪資,就算是正常招工的價錢,大明那麼多項目要進行,國庫也承受不起啊。

 “大明可經不起這般。”弘治皇帝搖搖頭,大明哪有那麼多錢啊。

 “可是父皇,大明的百姓也是要生存的,徭役一次就是數月半年,老百姓還要自備乾糧,更是會耽誤自家的生計,長此以往只會廣積民怨。”朱厚煒說道。

 “為何不試試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謝遷聽到後,不由地搖了搖頭道:“蔚王殿下所學確是驚人,連《晏子春秋》中的工賑都有所瞭解,但此法在大明怕是行不通。”

 “哦?”朱厚煒有些疑惑,他只知道徭役的弊端,但以工代賑他其實知之甚少,更多的是當初從新聞報紙上還有穿越小說上聽來的。

 “飢,晏子請為民發粟,公不許,當為路寢之臺,晏子令吏重其賃,遠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臺成,而民振。故上悅乎遊,民足乎食。”謝遷將《晏子春秋》中的典故原文直接背了出來,然後解釋道:“晏子以以工代賑的形式讓饑民替君王修築遊樂設施,饑民也可以此獲得食物從而活下去,但此法在宋之前所現可謂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