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137章 宋度宗趙禥:南宋末代皇帝的荒誕與悲哀(第2頁)

 賈似道因此得以在朝中獨攬大權,他的地位也日益顯赫。他被特授為平章軍國重事,原本三日一朝的規矩也被放寬到十日一朝。每次退朝時,趙禥總是目送他走出大殿,才敢坐下,這種場景在當時的朝堂上屢見不鮮。

 在賈似道的把持下,朝政變得昏暗不堪。國家大事幾乎無人過問,官員們只知道逢迎賈似道,以求自保。而此時的蒙古勢力已經深入四川、雲南等地,對南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然而,賈似道對此卻置若罔聞,他不僅無心過問,還謊報軍情,使得趙禥對國家的危機一無所知。

 趙禥則更加沉迷於酒色之中,對朝政的荒廢達到了極點。他整日在後宮中與嬪妃們飲酒作樂,對國家大事毫不關心。在這樣的統治下,南宋的國勢日益衰落,為日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三、襄樊失守,國勢日衰

 襄樊之戰,無疑是南宋歷史上的一場重大災難,它充分暴露了趙禥在位期間的政治腐敗和軍事無能。這場戰役不僅是南宋軍事防線的一次重大失利,更是趙禥統治無能、賈似道專權誤國的直接後果。

 當忽必烈穩定蒙古內部後,他迅速將目光轉向了南宋。蒙古軍隊如狼似虎,迅速侵犯大宋四川地區,並沿漢江南下。鹹淳四年,蒙古軍隊包圍了襄陽,這一戰略要地的失守意味著南宋的門戶大開。緊接著,鹹淳五年,蒙古軍隊又圍攻樊城,南宋的防線岌岌可危。

 然而,就在這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賈似道卻選擇了隱匿不報。他擔心一旦戰況洩露,自己的權位會受到威脅。因此,他故意隱瞞軍情,也不派兵增援。就這樣,襄樊被圍攻了三年之久,形勢日益危急。

 直到後來,趙禥無意中得知了真相,他震驚之餘,追問賈似道。然而,賈似道仍然厚顏無恥地隱瞞真相,謊稱蒙古兵已經退去。這種欺騙和矇蔽,使得趙禥對國家的危機視而不見,繼續沉迷於酒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