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之羽 作品

第21章 長孫無忌:權傾貞觀,隕落永徽(第2頁)

 隨後的貞觀年間,長孫無忌迎來了其政治生涯的高峰。他先後擔任了一系列重要職務,包括左武侯大將軍,執掌軍權,展現其軍事才幹;繼而在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位上發揮行政管理才能,有效整飭吏治;直至擢升至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等核心官職,全面參與了國家的決策與管理。在他的領導下,唐朝政府勵精圖治,致力於法制建設,尤其是對《貞觀律》的修訂工作,堪稱他政治生涯的一大亮點。他主導編纂的《唐律疏議》詳盡詮釋了法律條文,既體現了當時社會治理的嚴謹與公正,又融合了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從而確立了封建社會秩序的基礎,有力地保障了貞觀時期的和諧穩定與經濟繁榮。

 當唐太宗李世民離世之後,長孫無忌再次以顧命大臣的身份承擔起了延續貞觀遺風、穩定政權過渡的歷史使命。他悉心輔佐年輕的太子李治順利登基,成為唐高宗。在高宗初期,長孫無忌憑藉其資深的政治經驗和崇高的威望,穩住了朝局,維持了內外政策的連貫性,確保了初唐皇權平穩過渡。然而,面對後宮勢力尤其是武則天逐漸嶄露頭角的局面,長孫無忌出於維護傳統禮制和皇家血統正統性的考慮,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這也為其晚年悲劇埋下了伏筆。

 三、從巔峰跌落的悲劇落幕

 隨著唐高宗李治繼位,長孫無忌的政治命運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李治雖在唐太宗去世後順利登基,但其個性相對溫和內斂,相較於唐太宗的雄才大略稍顯遜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與武則天的感情日益深厚,武則天的權勢和影響力逐步攀升,這對長孫無忌長期以來在朝堂上的權威構成了挑戰。

 永徽年間,唐高宗意圖廢黜原配王皇后,改立寵妃武則天為皇后,此事引發了朝野震動。長孫無忌作為貞觀老臣,同時也是李治的親舅舅,鑑於武則天非出自名門望族,且擔憂此舉可能打破傳統的後宮秩序和皇室血統原則,因而堅決反對這項提議。他的立場引起了皇帝的不滿,加劇了他與唐高宗之間的裂痕。此時的長孫無忌,儘管曾是輔佐唐高宗登基的顧命大臣,卻在此次重大議題上無法說服或駕馭皇帝,凸顯出他在政治較量中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