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回家的夜晚(第2頁)

 說一個令人感到離譜的數字,四九城,在饑荒那會兒,黑市的豬肉,曾經賣到了十八塊錢一斤,是的,十八塊錢一斤,在這個工資普遍十幾塊錢的時代,一斤豬肉頂一個城裡工人幹一個月的活。頂一個農民幹一年的活。即便是在普通狀況下,豬肉,也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

 所以,悄咪咪地養豬,無論最後是村子裡大傢伙分了吃了,還是賣了,那都是大賺特賺。

 但是站在更高的層面,這種行為就不值得鼓勵了。

 因為糧食不夠。

 不過話又說回來,交了公糧,剩下的怎麼折騰,上頭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多弄點肉,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壞事。

 彭躍華也基本上摸清楚了這附近的狀況,也明白了這裡面的博弈。

 這裡面帶給他的震撼是有,但更多的,是思考。

 因為他發現,沈昊的養雞數量,很奇怪。

 如果這個村子的口糧被拿去做飼料,那麼他們其實應該能夠感知得到。可偏偏他們沒有任何的感知,可以說,如果隊長不跟他們說每個月一斤雞蛋的事兒,他們估摸著還得待上好幾年才知道這事兒。那麼問題來了,沈昊的糧食哪來的?

 自己開荒種的?

 不大可能,隊裡的活計已經夠費事了,不可能還特地開一些田地餵雞。

 所以,彭躍華猜測,沈昊手裡應該有什麼東西,能夠替代糧食餵雞,而且,這東西,具有可持續的發展性。

 那麼,就又延伸出另外一個問題,還是那三個字“為什麼?”

 “你問我為什麼?”沈昊樂了:“你覺得魏叔這輩子的願望是啥?”

 “哈?”彭躍華不明白為什麼沈昊忽然間問這個,但他還是老實回答:“大概是好好養活自己孩子,看著自己孫子快快長大?”

 這大概是大多數農民的想法,養活一家子,後輩長大,傳承下去,是他們這一輩子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動力。

 “我也是。”沈昊露出了八顆牙齒:“我琢磨著啊,娶了秦京茹,好好孝敬我家老孃,有機會的話,多弄點新鮮玩意回來,給我未來兒子看看,或者將來有機會,帶著老孃和秦京茹出去看看也成。我不喜歡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