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靈谷的卡 作品

第173章 三線廠的悲哀(第2頁)

 如此,軍工需求量減少,大量的軍工廠開始縮減產量,像當年建造的比如新鄭市這類的三產炮彈廠,火藥廠等等一些有關軍工的廠子,能合併的合併,不能合併的,直接把包袱從部隊甩給了地方政府。

 炮彈廠這樣的,只能轉型,轉型不了沒有出路的,直接破產。

 而火藥廠一直以來都有訂單,雖然沒有多大盈利,但好歹還能勉強度日,養活著幾百工人。當然,如果再不尋找出路,隨著大時代的來臨,就火藥廠這麼重的包袱,資不抵債也是早晚的事兒。

 現在軍隊突然玩一手甩鍋,而地方政府還不得不接盤。

 於是,這火藥廠就是舅舅不親,姥姥不疼的後生仔了,市裡沒辦法安置,就直接劃到鞭炮廠名下。

 人家鞭炮廠也不想要啊。鞭炮廠滿打滿算才一百多人,火藥廠連退休工人加一塊七八百人了,在職工人就五百多,這是典型的客強主弱啊。

 人家火藥廠的領導同樣也不想去鞭炮廠合併,原本人家是五六百人的大廠的領導,這突然合併過去,職位硬生生小了一級不說,還要聽一個比自己小几級的幹部領導。

 這情緒一鬧,鬧鬧哄哄快一個月了,也沒完成合並。

 反正火藥廠的領導主打一個不樂意降級,而鞭炮廠的領導原本就是小領導,火藥廠如果真不配合,他還真在短時間內完成不了領導工作。

 直到上級部門壓下來了,這才算磕磕碰碰的在合併,根據火藥廠原來銷售部的葉主任說,但凡他們能自找一點出路,都不會跟鞭炮廠合併。

 不合並,工人工資都發不齊全,不合並,工廠早晚有一天會倒閉。他們,被軍工拋棄了啊。

 張樂佳聽完孫啟忠的敘說,這讓他想到了記憶中的中國,當年備戰結束大裁員之後,無數的軍工企業破產,倒閉,被迫轉型。為了國家經濟建設,縮減軍費開支,無數研究所關閉,各種研究項目被終止,甚至造核彈的企業,當年都去製造冰棍賣才能維持運行。

 這種事情放在這裡,一個小小的火藥廠破產了,一點都不稀奇。

 火藥廠是部隊甩鍋給地方政府的,地方政府並不想接收,而火藥廠其實根本不想跟鞭炮廠合併。原因是當官的官位看似沒有動,但是管理職權幾乎沒有了,那些辦公室的領導們當然不樂意了,長久之後,只會被吞併,以至於他們只能在這個職位上蹉跎終老,晉升之路斷絕。如果自謀出路,說不定還能絕處逢生。

 可惜火藥廠幾經蹉跎,沒有找到一個好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