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313章 爭辯(第2頁)

 李安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好在莊學究來了,緩解了他的為難。

 每天上下午第一堂課,都會從四書五經中隨便選題,讓眾人進行辯論。

 “學究安好!”眾人起身行禮道。

 對於王安石這種人,李安心裡還是十分佩服的,並不想他如歷史上那般,最終黯然收場。

 顧廷燁和盛長柏對王安石的政策很是推崇,但是盛長楓和齊衡還有文炎敬卻都持反對意見。

 “啊?我說什麼?”李安有些茫然道。

 “學究。”

 一時間雙方誰都說服不了誰,顧廷燁和盛長柏因為人少,反而落入下風。

 莊學究擺了擺手道:“這些太遠了,你們就說說王通判所行之策的優缺點即可。”

 變法終究是很敏感的話題,莊學究並不想多做談論。

 顧廷燁拱手應是,說道:“王通判在禹州施行了很多政策,學生都非常認同。特別是由官府借錢給百姓買糧種之策,學生認為此策百利而無一害,但憑此策,王通判都足以名留青史。”

 “顧二哥此言差矣。”

 盛長楓起身,先向莊學究拱手一禮,然後看向顧廷燁說道:“官府借錢給百姓,豈不是與民爭利?況且,若百姓還不上,又當如何?”

 “這如何能是與民爭利?尋常百姓青黃不接之時,只能向地主鄉紳借錢借糧,利錢甚高,百姓還不上,便只能將土地賣與地主鄉紳,淪落為佃戶,以至於土地兼併,十分嚴重。官府借錢給百姓,利錢更低,如此能夠遏制土地兼併,豈不是利國利民?”顧廷燁反駁道。

 “那百姓還不上呢?顧二哥也說了如今國庫空虛,若是百姓借了錢卻又還不上,這個錢是要還是不要?若是要,百姓還不起一樣要賣田賣地。若不要,先不說朝廷開支的問題,一旦人人都有樣學樣,怕是國庫有多少錢都不夠。何況,地主鄉紳也是大宋百姓,與其爭利,難道就不是與民爭利了?”盛長楓說道。

 “則遠說的不錯。”

 文炎敬起身道:“在下出身貧寒,家裡也是尋常百姓,對尋常百姓人家十分了解。

 尋常百姓人家,一年到頭總有青黃不接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