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55章 相談甚歡(第2頁)

 最難受的是,當初的宋夏戰爭還把通往西域的靈州城給丟了。

 這一下大宋徹底斷絕了戰馬的來源。

 只能靠自己培育和一些走私的商人獲得了。

 然而這樣數量太少不說,成本也增加了很多。

 “我之所以搖頭,是覺得若想收復燕雲十六州,應該先滅西夏。這些年西夏時常在我大宋和遼國之間搖擺,如今更是自立建國,有西夏在側,很難盡全力去收復燕雲十六州。而且滅掉西夏,還能得到大量的戰馬,屆時就有和遼國騎兵對抗的資本了。”李安說道。

 顧廷燁聞言搖了搖頭,說道:“西夏擁兵數十萬,豈是說滅就滅的?滅西夏的難度,不會比收復燕雲十六州容易。”

 李安微笑道:“欲取西夏,必先收復河湟。若是大宋搶先得到河湟,西夏就有腹背受敵的顧慮。反之如果讓西夏人先得到河湟,後果將不堪設想,那時候西夏沒有了後顧之憂,若是進犯大宋,兵力將更加強盛。西夏佔領靈州城後,一直在攻略西域,一旦等西夏吞併了西域,下一步就是河湟地區的吐蕃了。”

 “不論是為了攻滅西夏,還是遏制西夏發展,減輕西北的壓力,河湟地區絕不能落入西夏手裡。”

 李安說的這個計策,其實是神宗時期的名將王韶提出的《平戎策》。

 王韶本是一個文官,官職並不高,結果他卻辭官當了遊俠,跑到西北遊蕩十幾年,時刻關注著西夏,吐蕃,羌族等族的動態。

 王韶把他多年來所瞭解的情況寫成了一封奏章,獻給了神宗皇帝,這就是聞名後世的《平戎策》。

 後來神宗採納了他的計策,命他帶兵征討河湟吐蕃。

 雖然最終也沒能滅掉西夏,卻使大宋對西夏形成了包圍之勢,達到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敵之憂”的戰略目標。

 可以說,若不是有王韶的《平戎策》,等西夏取得河湟,指不定宋朝早就滅亡了。

 李安知道若想和顧廷燁這樣的豪門子弟結實,不拿出點真本事肯定不行。

 若是他附和兩人的話,不過是應聲蟲而已。

 而對於收復燕雲十六州,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畢竟宋朝那麼多名臣都沒做到的事,李安也沒那個本事。

 想來想去,李安想到了《平戎策》,《平戎策》能夠得到神宗的支持,可見有很高的戰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