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與咖啡 作品

第417章 總部組建八路軍獨立師的原因(第2頁)

 “我一直有組建一支現代化軍隊的想法,這一次葉飛虎來到我們這裡,他帶來了先進作戰思想,和超常規戰術。”

 “讓我們見識到真正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以前那種畏手畏腳,主力團被小鬼子一個大隊追著打的局面,讓人有些汗顏。

 “我們的軍隊一定要發展壯大起來,才能應付各種意想不到的惡劣局勢。”

 “不要認為我們的敵人就只有日本鬼子,這一點大家必須有清醒認識,不能麻痺大意。”

 “國際形勢瞬息萬變,日本鬼子被我們打敗以後呢?渝城的那個光頭佬可不是善茬,他會和我們和平相處嗎?”

 面對副總的問題,眾人都搖搖頭。

 當這個問題擺在眾人面前,所有人毫不猶豫,認為那個光頭佬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如果光頭佬願意和平相處,會有長征嗎?”

 “我們雖然現在條件艱苦,但不妨礙接受新的軍事思想,抓住機遇,更要跟上時代步伐,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組建獨立師。”

 “更何況現在葉飛虎這個軍事人才在這裡,我們要有前瞻性,在葉飛虎和第八特勤組指導下,打造一支屬於我們自己,相對來說現代化的軍隊。”

 “那麼這個任務,就陰差陽錯落在李龍的那個獨立旅身上,以獨立旅為基礎組建一個獨立師,作為一個樣板師,更作為一個教導師,作為全軍培養各類軍事人才的一個搖籃。”

 “更何況我們只是給個編制,最多補充點人手,別的什麼都不用管,這種便宜事到哪去找?”

 也許副總的軍事思想太超前,即便眼鏡首長也是聽的目瞪口呆。

 “目前這獨立師的師長由葉飛虎兼任,李龍那小子吊兒郎當,先跟著學,看看葉飛虎是怎麼當師長的。”

 “打完這一仗,再由李龍那小子接任師長。”

 “我對獨立師寄予厚望,作為樣板師,教導師,將會為全軍培養大量具有先進軍事思想的步兵人才,炮兵人才,裝甲兵,特戰尖兵,甚至騎兵人才。”

 “據我所知,三河縣城那邊已經培養了不少炮兵出來,他們學會了操作步兵炮,迫擊炮,高射機關炮,甚至跟著兩大重炮集群出去,實戰操作了150毫米重型榴彈炮射擊。”

 “據說已經有800左右的炮兵,當然這些炮兵分散在4個作戰單位,獨立師組建後,這些炮兵人才全部集中炮兵旅裡面去。”

 “而且全軍還要繼續抽派人才,進入獨立師炮兵旅去學習炮兵技術,炮兵以後會普及到基層部隊。”

 “當然這只是現在的一個前景規劃。”

 “既然是新軍事革命,那麼一定跟上時代步伐,裝甲兵團,鋼鐵洪流將是未來陸戰趨勢,那麼獨立師的裝甲旅,將會為我軍培養大量裝甲兵人才。

 “甚至可以在獨立師駐地建立一所軍事院校,大量培養優秀軍事人才,這是時代的需求!”

 “我相信,到時候從我們這裡走出的軍事人才大有可為,不比上過東京陸軍士官學校,西點軍校,伏龍芝軍事學院,柏林軍事學院那些軍事人才差,說不定還要勝他們一籌!”

 副總侃侃而談,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嘴巴張開合不攏。

 在小米加步槍的時代,副總的思想已經飛越到了這個地步,簡直是坐火箭嗎。

 副總的思想相當跳躍,想到了歐美列強裝甲鋼鐵洪流,抗戰之後,和光頭佬的對戰。

 副總目光遠大,富有前瞻性。

 直到這時,以智囊著稱的眼鏡首長才摘下眼鏡。

 拿出眼鏡布,擦了擦眼鏡,順便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

 他被副總那超前的軍事思想和魄力震驚,震撼了。

 他才感慨為啥那個位置是副總去坐,而不是自己去坐。

 看來兩人的眼界和格局,還真不一樣。

 “副總,那我去通知李龍他們那邊,讓他們迅速擬定一個組建獨立師計劃上來!”

 “老李啊,給他們打招呼,這個獨立師步兵旅,最少得給我組建兩個,至於別的,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但重炮旅,裝甲旅,騎兵旅必須得有,朱團,馬團,牛團,全部提成旅吧。”


 “這幾個小子迎來了潑天富貴,就看他們接得住不,如果到時候組建不起來,讓他們幾個來總部炊事班養豬!”

 會議室裡響起一片笑聲。

 副總凝眉思索,再次發出指令。

 “這樣,老李,暫時從我軍主力團中選一個優秀主力團出來。”

 “這支主力團要打仗勇敢,戰鬥力強,指揮官思想端正,作風硬朗,不要8團長那種滿嘴跑火車的傢伙,給他們一次潑天富貴,直接劃歸獨立師,到三河縣城組建步兵旅。”

 “給三河縣城湊足1萬人生力軍,方便葉飛虎指揮這支生力軍。”

 “這支被選中的主力團,算是撿了大便宜,過去了,葉飛虎還要給他們配武器,新送來的武器就暫時不給他們,他們的所有武器全部留下,到三河縣城去換裝全套日式裝備。”

 “他們換裝下來的漢陽造和老套筒,留在這裡給區小隊,縣大隊用也不錯!”

 鏡頭再次轉向三河縣城。

 獨立旅作戰會議室裡氣氛緊張,眾人依舊在召開緊急軍事會議,討論如何對敵。

 秦月急匆匆走進會議室,拿來了一份電報。

 “葉老大,李旅長,這是總部發來的最新命令,你們看一看!”

 看著秦月臉上那凝重的表情,葉飛虎連忙拿過電文,當看到電文內容時,也是瞳孔驟然一縮。

 隨後他把電文遞給李龍,李龍拿過這份電文,看了幾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