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第3頁)

 三月二十日深夜,荊州刺史,徵西將軍桓豁在得知襄陽失陷之後,情緒徹底崩潰。

 在漢中郡大敗之後的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桓豁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情緒一直不得舒緩。襄陽被圍,他也無力援救,只能派兒子桓石虔率五千兵馬鎮守竟陵,相機行事。

 桓豁本是個自傲之人,本以為自己的才智不輸兄長桓溫。想到兄長打下的荊州基業斷送在自己手中,一念之差,導致荊州兵幾乎全軍覆滅,襄陽若失去,連荊州都要不保。每天心裡都是這麼想,早已茶飯不思,異常消瘦,誰也不敢來勸,因為每一句話在桓豁聽來都似乎是諷刺之言。

 襄陽陷落的消息傳來之後,桓豁夜不能寐,喝了三大壺烈酒,痛哭流涕,在桓溫的靈位前長跪不起。

 次日清晨,僕役進了桓豁的房間,驚駭的發現桓豁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上前查看,毫無聲息。一探鼻息,卻已經氣絕身亡多時了。

 桓豁留下了遺書,遺書是給桓衝的。

 “……愚兄無能,志大才薄,不聽勸告,一意孤行,以至今日之局。兄長嘔心瀝血,所得基業毀於我手,我無面目苟活於世,自去泉下請罪。五弟仁厚,德才俱在我之上,桓氏基業交於五弟之手,定能重新光大。望五弟善待諸侄,辛苦勞頓,保我桓氏不滅。愚兄泉下當含笑矣。”

 自責和悔恨的打擊擊垮了桓豁,他得知桓衝要來荊州,更是無面目再見桓衝。思來想去,服毒自我了斷。此人憑藉兄長之力有所成就,但終究德才不足,智謀不高,難成大事。且性格不夠堅韌,經受不了打擊,無梟雄之質。

 桓豁雖死,他造成的極大的損失卻無可彌補。他的死只是一種逃避,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