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日 作品

第585章 又一經典創意——獨活(第2頁)

 歸百川:“我們後來深入瞭解,確實是白藥,於是,晚上進行了討論,把高嶺山開發成藥山,四面的山坡砍掉樹木,全種上中藥材。山頂上做成藥文化鎮。”

 鄧自達補充道:“我們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適合在海拔千米以上種植的藥材營—款冬花、黨參、重樓、川烏、獨活、紫胡……

 適合在海拔千米以下種植的藥材營—黃精,柴胡、太子參,白芷、白芍藥,金銀花,白藥……”

 調研組這個創意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的提出高嶺山應該改名,有的提出可在當地設置藥廠。

 陸皓明心中漸漸有了主意,道:“這次調研給我一個啟發,對一些山水不是非常獨特的地方風景區,應當旅遊與產業結合起來,走一條旅途+產業的發展道路。

 就算旅遊的收入一般,但產業發展了,產業發展了就可以帶動旅遊。好,我們好好創意一下高嶺山,首先改名,高嶺山沒有特色,無非是高,但比它高的山多的是。”

 谷:“太子山,因為可以種太子參嘛。”

 寧桂生:“金銀山,上面有金銀花吧。”

 鄧自達:“乾脆叫白藥山,白藥本身的知名度比較大。”

 陸皓明覺得都不太滿意。他對鄧自達:“自達,你把剛才的中藥名再念一遍。”

 “款冬花、黨參、重樓、川烏、獨活、紫胡……”

 “停,陸皓明拍了一下桌子,,就驕獨活山】。”

 眾人一驚:“獨活山?”

 陸皓明欣喜地解釋:“獨活,就是醫生治不好,到了這個漫山遍野的藥材基地,百病全消,能夠活下來。唯獨在到了這裡病就好了。”

 大家聽了,歸百川第一個拍大腿,興奮地叫道:“好名字!這個名字太好了!”

 接著,其他人也紛紛反應過來,紛紛叫好。

 他們對這個名字充滿讚賞,認為它既取自一味中藥,又寓意著神奇的治癒力量。

 陸皓明看著大家的反應,心中湧起一股欣慰。他沒有沉醉於眾饒讚美聲中,而是繼續思考著廣告語。

 他知道,一條好的廣告語,能夠更好地傳播風景區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