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品玉


 安瑜縣東。

 蜿蜒曲折貫穿近半個安瑜縣的‘臨安河’,此時綿延數十米的河床裸露在外,河底一片乾涸枯竭之狀,些許淤泥更是呈田地乾裂的樣子,見不到絲毫水分。

 但不知道過了多久,那一片乾燥,令人嘴唇都乾裂的空氣,忽然間多了一點溼潤的水分,並漸漸的擴散開來,一切的乾燥開始漸漸退去。

 枯竭的河床盡頭。

 不知什麼時候,一縷蜿蜒的小溪悄無聲息的出現,然後淅淅瀝瀝的順流而下。

 “結束了。”

 陳牧行走在河岸邊,望著這一幕,輕呼了口氣。

 乾燥的空氣再次變得溼潤起來,乾涸的河床重現河流,哪怕只是一縷蜿蜒的小溪,也代表著這場維持近半個多月的大旱終於是徹底告一段落。

 雖說在此次大旱中,整個瑜郡的傷亡人數,比起年前的大寒之時要少了很多,畢竟都有儲水應對之策,而不像大寒之時,風雪交加,貧苦之人買不起棉被修不起宅邸難以抵禦嚴寒,但實際上在陳牧看來,大旱遠比大寒要可怕的多。

 水是生命之源,但凡大旱維持的久一點,達到兩個月甚至三個月,那造成的災害情況將難以預計,別說是尋常黎民,就是武者都要難以倖免。

 好在此次大旱,一如往常。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陳牧腦海中忽的浮現出前世道德經中的一言,望著那蜿蜒而來的,彷彿重新為這片天地帶來生機的溪流,若有所思般的一語。

 此時。

 許紅玉正跟在他旁邊,也正望著那蜿蜒而來的溪流,忽的聽到他的話,頓時怔怔失神,似是有所感悟般立在原地一動不動。

 陳牧很快注意到了許紅玉的樣子,目光掠過她一眼,隨後就悄然站在一旁,並不做什麼動作,也不出聲打擾。

 片刻後。

 失神中的許紅玉,如白玉般的纖纖素手輕輕放到腰間,抽出了貼身的軟劍,迎著溪流蜿蜒而至的方向,手中一劍揮出,劍光化白,既無凌厲,也無守禦,沒有任何定向,就只若那溪流一般,順流而下,順勢而為,不爭而無鬥。

 她一直苦思而不曾明悟的第三種劍勢,此時悄然悟透,一步登堂入室。

 再次揮了幾下劍,許紅玉提劍向前刺出,劍光分化為三,一時間三種不同的劍勢分化,繼而合乎為一,劍光掠過,一下子削掉一片河岸。

 “好。”

 陳牧看著這一幕不由得微笑,讚許一聲,也不知是稱讚許紅玉的劍法,還是此時身穿一件淺黃色羅衫的她那舞劍的清雅身姿。

 荒原一戰之後,整個東洪鄉七八日間都沒再有更大的動靜,偶爾有成規模的妖物暴動,也都被他很快鎮壓,直至今晨,許紅玉修習坎水一脈劍法,對水的氣息比陳牧更敏銳,先一步判斷出大旱即將過去。

 想到許紅玉修習的第三門劍法‘浮水劍’,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於是陳牧便提議,讓許紅玉到河岸走走,一觀水道,興許會有所悟。

 不過此時看來。

 許紅玉能悟出第三種劍勢,倒與他那一句‘上善若水’更為相關,這些近道之言在如今這方世界,似乎也很有指引之功,只可惜前世的他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因此腦海中關於各種經文的殘留記憶也並不多。

 要是一句上善若水能讓許紅玉立地悟道,一下子邁入意境就好了,不過那顯然也有些天方夜譚,畢竟經文再是近乎於道,指向道的本質,也不如意境圖來的更為直接。

 唰。

 許紅玉收劍而立,美眸中泛起一絲喜意。

 遲遲沒能悟出的第三種劍勢,如今終於悄然悟出,也意味著接下來她就可以全心參悟坎水圖,嘗試悟出坎水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