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各謀前程(第2頁)

 “醫者仁心,此事若成,汝足以垂名後世矣!”劉琦心想張維做的這件事,只怕以後要受百姓香火,成為神農、藥王孫思邈那樣的人物。

 命人準備茶酒,二人連夜商議建造醫院之事,先從洛陽、長安、陳留、徐州四個地方試點,醫院全部由張維冠名,張仲景為名譽院長,不但治病救人,還兼顧研發藥方,培養醫者。

 張維只是臨時生了個念頭,沒想到劉琦竟有如此詳細的策略,聽得目瞪口呆,驚為天人。

 兩人聊得十分投機,不覺已到天明,張維獲益匪淺,沒想到這竟也是一件揚名後世的大功業,心境大不相同,滿懷期待而去。

 劉琦揮手熄滅燭火,慨然嘆道:“這可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夏侯楙雖然看似蠢了些,甚至有一種返璞歸真的可愛,但比起曹營其他將領子弟,卻少受了許多煎熬和磨難,反倒樂在其中,這或許就是道家的大巧若拙吧?

 甚至劉琦一度懷疑,夏侯楙這小子有時候是不是故意裝傻,順勢而為,反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

 不多時早餐已經準備完畢,洗漱吃喝之後,眾文武升帳議事,此一戰消滅夏侯惇所部,魏軍已經不足為慮,接下來的勁敵便是鮮卑軍和遼東軍。

 劉琦拜張飛為衛將軍,龐統為軍師,魏延、張任、吳懿為大將,李嚴為司馬,句扶、王基為參軍,領精兵往清河對戰鮮卑軍。

 自己只帶趙雲、陳到,領五千人馬往內黃進發,要與曹丕做最後的了結。

 而且獻帝還被囚禁在鄴城,畢竟現在還以勤王為名扶漢,如果置天子於不顧說不過去。

 但如果真救出獻帝,將來如何面對處置,劉琦倒還沒有想好。

 人馬沿河而行,因關羽兵進蕩陰,威逼鄴城,魏軍上下無不震驚,軍兵官吏無不退到漳河以北,靠近黎陽的內黃、繁陽境內再無官兵把守,只有百姓自守,翹首以盼漢軍到來。

 不一日兵至內黃,劉琦派人與關羽聯絡,人馬暫時紮營休整,忽然有數百百姓聞訊而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