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揚眉吐氣(第2頁)

 轉而問道:“那我的青釭劍?”

 夏侯蘭笑道:“公子放心,寶劍和字據都在襄陽,將軍臨行時已有交代,叫我等好生接待,一切費用,都記在他的賬上。”

 “這還差不多!”夏侯楙覺得劉琦還是重視自己的,撇著嘴說道:“不過他拿我青釭劍偷襲武關,這筆賬,還得算!”

 夏侯蘭賠笑道:“一定一定,等將軍自江東歸來,自會給公子一個交代!”

 夏侯楙擺擺手:“好了,本公子帶來的黃金就在這車輛中,就在此處點清,免得過江時又出現意外。”

 上次襄江之事,讓夏侯楙至今心有餘悸,坐船都覺得戰戰兢兢。

 夏侯蘭笑道:“公子多慮了!前次襄江沉船,影響極大,驚動劉將軍親自來視察。後來經過眾人集思廣益,如今已經解決此患,莫說行人,就是車輛也能安然通過,不必再擔心風浪。”

 “嗯?”夏侯楙眉頭一皺,“漢水廣闊,短短數月時間,難道荊州還能建成一座橋樑不成?”

 夏侯蘭笑道:“公子到了江邊自知。”

 夏侯楙心中好奇,眾人一同來到碼頭,只見漢水之上,大小舟船連成一排,自北向南,竟形成了一座浮橋。

 大船之間鐵索相連,小船之間架設木橋,足有兩丈來寬,上面正有行人、車馬往來,雖然略有起伏,但已經十分平穩。

 “妙哉!”夏侯楙看了片刻,拍著大腿笑道:“老母再也不必擔心我坐船了。”

 此次出行,夏侯楙母親再三叮囑,讓他在南陽換回寶劍便回,千萬不要坐船渡江,聽了上次遇險之事,老人家嚇得好幾天睡不踏實。

 夏侯蘭言道:“其實荊州北方之人不在少數,為方便與南陽往來,劉將軍將水軍中退下來的戰船撥運此地,架設浮橋,自此南北天塹變通途,百姓無不稱頌。”

 “這個劉……劉將軍,總能搞出點新花樣來!”夏侯楙感慨不已,命隨從駕車上船,往襄陽趕去。

 一路上詢問荊州之事,夏侯蘭自覺愧對夏侯惇,對夏侯楙十分恭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