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東吳求援(第2頁)

 負責接待的龐季笑道:“看名稱便猜到一二,學院祭酒為神醫華佗,另有兩人也大大有名,乃是太醫吉平之子,昔日因衣帶詔事,吉平為曹操所殺,二子逃竄山中,得免於難,偶遇華佗,聽聞南陽戰事,便一同到荊州來避亂。”

 “原來是忠良之後!”諸葛瑾微微點頭,再次看著那兩排字,撫須道:“牌樓刻字,倒也頗有新意。”

 龐季笑道:“此乃劉將軍創意,今年春節時,各家大門、府門上皆貼此文字,以此來鼓舞人心。因其成對又上下關聯,叫做‘對聯’,如今已風靡荊州,大受歡迎。”

 “劉將軍少年壯志,實在總能出人意料!”諸葛瑾慨然一嘆。

 自從見過劉琦之後,發現這個人看似簡單平和,實則又深不可測,令人難以捉摸。

 上次與魯肅到襄陽,見劉琦大力扶持商業,提升商人地位,二人還曾討論此舉必會惹得人心浮躁,人人逐利,個個賺錢,荊州到下一代恐再無名士。

 如今又見劉琦重視醫者,看這排場竟與士人並駕齊驅,將來三教九流都能出入廟堂之上,豈非要造成大亂?

 思索之間,二人來到府衙,劉琦早已聞報等候,見禮落座,諸葛瑾便忙著問關中形勢。

 到了夏口,他才知道馬騰起兵造反,攻破長安,劉琦也剛回荊州不久,如此重要的消息,江東竟毫不知情,恐怕荊州境內的細作出了意外。

 劉琦簡要介紹一番,笑道:“曹賊領三十萬大軍出淮南,窺伺江東,先生此時來荊州,恐怕不是為找孔明許久吧?”

 諸葛瑾言道,“曹軍勢大,孫劉兩家既約定同心抗曹,今大軍寇境,將軍既知消息,莫非要作壁上觀不成?”

 劉琦言道:“此番關中亂起,曹操必會退兵,吳侯多慮了。”

 “將軍此言,莫非不願出兵?”諸葛瑾不悅道:“先前兩家聯姻同盟,吾與子敬回江東,深得吳侯讚賞,如今尚未結親,便如此推脫,叫我如何覆命?若我無功而返,只怕非但聯盟不成,吳侯要與曹賊反來取荊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