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楊溥致仕(第3頁)

 “回皇上,楊大人年老體衰,確實不能再操勞了。”御醫回道。

 朱祁鎮微微點頭:“行,朕準了。”

 “謝皇上,謝皇上隆恩。”楊溥幾乎喜極而泣,他這大半生都在廟堂,這麼久的時間早已耗幹了他的所有。

 除了疲憊,就是厭倦,再無最初的衝勁兒,和對權勢的嚮往。

 終於可以回去了……楊溥滿臉的放鬆之色,彷彿卸下了千斤巨石。

 他沒有逗留,拖著不適的身體當天就出發了,甚至沒有通知同僚好友。

 馬車上。

 楊溥撩起轎簾,望著逐漸遠去的皇城,輕聲說:“下輩子,不來這兒了。”

 宦海沉浮數十載,勾心鬥角,派系紛爭,起起伏伏,確實心累。

 建文二年中進士,進翰林院做編修,本以為只要熬個幾年,就能回家鄉做個縣太爺,不料卻遇上了建文削藩,緊接著靖難之役打響。

 改天換日後,他被太宗選中,成了東宮太子僚屬,本以為跟著太子好好幹,以後定會飛黃騰達,不料卻被太宗下了大牢……

 人生總是充滿戲劇性!

 他落魄過,也輝煌過,但細細想來,到頭也不過是殘軀一具罷了。

 他輕聲吟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和他不算太貼切,卻也有很大相同。

 楊溥很寂寞,昔日的同僚好友早已故去,曾經的威風不可一世的三楊,如今也只剩他一人。

 連個能書信來往,說知心話的人都沒有了,想到此處,致仕還鄉的喜悅也被沖淡了。

 楊溥滿臉的落寞苦澀,嘆道:“唉…又有什麼好爭的呢?”

 …

 楊溥走了,但圍繞著這座皇宮的權力角逐,卻還在繼續。

 ~

 寶源局。

 李青監督銅錢製造,這段時間他每天都泡在這裡,《永樂大典》一本沒偷到,他渾身不得勁兒。

 “現在鑄造銅錢已經步入正軌,我在不在這兒看著也沒多大用了。”李青倚在躺椅上,輕聲自語,“找機會跟小皇帝說說,還是還朝吧,這一天不偷大典,我就渾身刺撓。”

 這時,門外傳來一道尖細的聲音:“李大人,李大人在房間嗎?”

 李青起身開門,“怎麼了?”

 小太監笑容可掬的說,“皇上讓大人回朝呢。”

 “好嘞。”李青笑著點頭,“公公稍候,本官去交代一下。”

 這可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李青心情大好。

 他卻忽略了,每次朱祁鎮找他,準沒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