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頁)

 李青深吸一口氣,目光湛湛道:“繞開群臣,直接和合作方談。”

 “什麼意思?”朱祁鎮沒太聽懂。

 “發急召讓日本國王來朝貢,藉此機會洽談貿易,明確告訴他們,只能和朝廷貿易往來。”李青說。

 “那他要是陽奉陰違呢?”

 李青嘿嘿一笑,“若真是這樣,那就更好了,直接發兵,搶就是了。”

 朱祁鎮呆了呆,由衷道:“先生你是真黑啊,不過……朕喜歡。”

 李青:“……”

 朱祁鎮又說:“不過,朕還是覺得很有必要重開檢校,官員們的限制太寬鬆了,長此以往下去,會越來越難管理。”

 “我的建議是,慢慢來。”李青說,“手段太激進,他們必定激烈反抗。”

 “那又如何?”朱祁鎮傲然道,“現在軍隊基本上已經穩住了,朕雖然還沒執掌軍權,但他們至少不會和文臣穿一條褲子了,早晚要圖窮匕見,不如來個快刀斬亂麻;

 先生你不是常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嗎?

 既然他們翻不了天,朕又何懼之有?”

 李青無言以

對,但他還是不想打破辛苦經營的局面,勸道:“他們是翻不了天,但能讓你難受,還能讓皇上你的政策名存實亡,

 現在,還不是時候。”

 “那什麼時候才是時候?”朱祁鎮有些不耐,“朕難道就這麼一直眼睜睜看著他們,一天天做大?”

 李青笑著搖頭:“保舉制廢除後,文官集團的發展受到了極大限制,尤其是現在軍隊改派鎮守太監,文官發展速度幾乎停滯,沒必要急這一時三刻。”

 頓了頓,“治大國如烹小鮮,油鹽醬醋要拿捏到位,不能多了,亦不能缺了,火候更是要掌控好,輕了烹不熟,重了便會煳;

 不可不慎啊!”

 李青說的情真意切,朱祁鎮也慢慢冷靜下來。

 良久,頷首道:“先生言之有理,是朕急躁了些,但檢校這個機構是太祖定的,其目的就是監督官員;朕是一定要重開的!”

 “皇上英明。”李青先是肯定了小皇帝,接著又道,“很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謀劃,現在時機未到,但可以一步步創造。”

 李青分析道:“現如今,保舉制廢除,皇上你已經收回了一大部分官員任免權,等再掌控了財權,你再行國策,就事半功倍了;

 有錢好辦事,自古皆然!”

 他舉例道:“皇上之前賞賜了打了勝仗的將士,很大程度上獲得了軍隊的好感;這不就是錢的魅力嗎?”

 “有道理。”朱祁鎮深以為然,“那銀礦要不要立即重開?”

 “先不急,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李青說:“先穩住了貿易,待其步入正軌再說吧。”

 朱祁鎮嘆了口氣,欽佩道:“還是先生目光長遠,朕有些時候太孩子氣了些,不夠成熟,行事欠思量。”

 還好,小皇帝明辨是非,且聽勸。

 “呵呵……皇上過謙了。”李青放鬆下來,“皇上尚且年輕,未來還長著呢,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朱祁鎮心情轉好,笑道:“對了,昨日那地瓜燒如何?”

 李青也笑了:“自是極好,百官喝得臉紅脖子粗呢。”

 “哦?哈哈……”朱祁鎮樂不可支。

 ~

 說笑一陣兒,李青重新引回正題。

 “皇上,其實很多事,看似不著邊際,實則關聯極深。”李青教道,“文臣最喜歡造勢,借勢,壯勢;

 以達到勢大壓至尊,為自己謀利的目的;

 皇上也可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朱祁鎮身子前傾,做聆聽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