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返京,風波又起(第2頁)

 整個人穩如泰山,甚至連身體連輕微的顛簸都沒有。

 “怎麼了?”

 “沒、沒什麼。”于謙搖頭,接著,又忍不住好奇,“李尚書,你真邁入花甲之年了嗎?”

 “啊,不像嗎?”

 你整日戴著面具,我哪看得出來……于謙撓了撓頭,“瞧著李尚書這身子骨……比年輕人還要好呢。”

 李青微微一笑,“本官自幼習武,身子骨向來強健。”

 于謙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李尚書,回去後下官還繼續先前的職務?”

 “嗯。”李青伸了伸懶腰,“先繼續監督南民北遷事宜,待到冬季時,你負責監察茶馬貿易。”

 于謙有些遲疑,最終拱手稱是。

 “你不喜歡?”李青問。

 “不,不是。”于謙略作猶豫,開口詢問:“李尚書似乎有意培養下官,且還是往關內外局勢方面培養,下官冒昧,敢問尚書何以如此?”

 “你是兵部的人,這不是很正常嗎?”李青笑道,“亦或說,你怕苦?”

 “當然不是。”于謙神情肅穆,“入仕為官,為國盡忠,為民效力,實乃本職,何來辛苦之說,只是……”

 他疑惑道:“下官只是新科進士,既非頭甲,又無出眾能力,為何李尚書如此優待下官?”

 李青沉吟少頃,笑道:“怎麼,你對自己沒有信心?”


 “也不是,就是……”于謙深吸一口氣,“還望李尚書能為下官解惑。”

 這個問題困擾他很久了。

 “關於這個我之前已經解釋過了,之所以培養你,是因為你剛入仕,心存正義,沒有被官場的烏煙瘴氣汙染,也非江南世家大族出身。”李青淡淡道,

 “與其糾結這個,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能力,為國效忠,為民效力,也不枉本官對你的培養,莫要本末倒置。”

 于謙嘴唇蠕動幾下,重重點頭。

 李青笑眯眯道,“這才對嘛。”

 說著,‘噸噸噸……’又是一通狂飲,看得於謙饞癮又犯了。

 “給你。”李青十分大方。

 于謙接過,結果只剩小半口。

 ……

 ……

 七月下旬,返回京師。

 李青沒有再關心犒賞將士,撫卹事宜,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請假。

 朱棣罵罵咧咧,不過還是批了他五天。

 李青這一趟出門的時間並不長,不過百天而已,三女變化不大,但終究是到了年紀,蒼老之相加重了少許。

 她們親自下廚,做了豐盛飯菜,如以往那般,雙手架在餐桌上,拖著下巴看著他,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李青一邊吃著可口飯菜,一邊回應著她們……

 吃吃喝喝,說說笑笑,一頓飯從傍晚吃到天色大黑。

 晚上,李青挨個給她們渡了真氣,滋養身體的同時,也給她們消除了潛在病症。

 ……

 五日一晃而過,在家躺屍數日的李青終於上朝了。

 不料,上朝第一日,就遇到了大事發生。

 江浙、福.建同時來報:沿海鬧起了賊寇,且規模不小,多達數千,沿岸百姓深受其害。

 朱棣聞言大怒,當即就要發兵平亂。

 結果,先是內閣金幼孜、楊榮阻撓,接著,多數南方官員出班勸阻,最後連一向和稀泥的吏部蹇義都說話了。

 理由出奇的一致:都是大明的子民,安撫教化便是了,沒必要對子民動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