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開荒熱(第2頁)

 經過商討,決定先從河.北入手,圈定的地點也都是離城鎮百里內,離原住民村落五十里內的區域。

 不至於讓百姓和城鎮嚴重脫鉤,又能一定程度上,保持他們的獨立性,讓他們安心耕作。

 南民北遷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數年乃至十數年的規劃,一點點進行,在此過程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細水長流才是正確的方式。

 萬事開頭難,但李青相信,只要遷徙的百姓嚐到甜頭,後續施行將會輕鬆很多,甚至百姓會自發遷徙。

 晉唐宋元時,百姓遷徙是為了活下去,如今百姓遷徙是為了活得更好。

 李青有時也會想,這算不算改變了歷史。

 來大明這麼久,他好像沒什麼改變,卻又好像改變了許多。

 他沒能阻止朱允炆上位,沒能阻止靖難之役,沒能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

 但…他又好像改變了。

 捕魚兒海一戰,擒了北元皇帝,讓大明和北元有了一段時間的蜜月期,邊關安寧了挺長一段時間;

 靖難之役有了他的謀劃,少死了很多人;

 殺了馬哈木,致使瓦剌元氣大傷;

 土豆、玉米提前出現,並在他的推波助瀾下迅速推廣,從根本上解決了百姓溫飽的問題。

 還有攤丁入畝,還有南民北遷……

 看似沒有改變歷史,卻又實實在在的改變了。

 未來如何他不知道,但至少現在的大明,正在一點點越來越好。

 面對數千萬黎民百姓,數以萬計的既得利益者,官員勾心鬥角,拉幫結派……如此複雜的局勢,個人力量實在太渺小了。

 躺椅上,李青怔怔出神,不禁又想起了道衍,想起了老和尚的國運論。

 ——王朝國祚不過三百年!

 或許吧,或許到時候大明會亡,但在此過程中,卻可以讓百姓過得更好……李青心中湧起一種無力感。

 旋即,他眼神又堅定下來,“它可以亡,但只能亡在漢人手裡,他孃的,真到那時候,先宰了野豬皮再說。”

 ~

 “先生喝茶。”婉靈遞上清茶,笑意盈盈。

 佳人青春不再,最小的婉靈也有了白髮。

 李青抬手接過茶杯,抿了口,溫和道,“今兒怎麼這麼開心啊?”

 “先生忘啦,今兒咱

搬家呢。”婉靈笑嘻嘻道,“東西都準備好了,午飯後咱們就搬過去吧?”

 李青啞然失笑,搖頭道:“我竟把這茬給忘了。”

 伸了伸懶腰,起身道:“讓下人搬吧,去叫上紅袖、憐香,今兒中午下館子,吃完飯直接回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