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臣有一計(第2頁)

 小胖拱手道,“兒臣遵旨。”

 ……

 朱棣心情極好,讓兩人落座,聊出兵事宜。

 “這次是宣揚國威的好機會。”朱棣目光湛湛,“屆時,朕欲水陸並進,一舉平定安南,將其收入囊中!”

 道衍問:“皇上,國庫還有錢嗎?”

 “這話說的,肯定有啊!”朱棣笑道,“莫聽夏原吉哭窮,國庫沒那麼窮,加上這次在富紳那兒抄了這麼多錢,豈會連出兵的錢都沒有。”

 相較於安南,李青更關心關外的局勢,“皇上,漠北情況如何?”

 說到這個,朱棣嚴肅下來,“他們在的確在融合,不過距離統一還差的遠呢。”

 頓了頓,“其實這樣也好,聚在一塊兒大明反而好出兵,真要一個部落一個部落的打,太他娘費錢、費時了,等開海賺了錢,再對他們出兵也不遲。”

 李青點頭,理兒是這麼個理兒,但就這樣看著元人做大,他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

 見他面露憂鬱,朱棣笑道,“朕比你更瞭解他們,放心吧,元人視劫掠為天經地義,他們搶不了大明,只能窩裡鬥,絕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統一。”

 朱棣道,“舉例來說,水稻兩年三熟,平均下來,一畝農田年產近五百斤,可以養活兩個成年人;

 而一畝草原,也就能養兩隻羊,兩隻羊最多夠一個成年人一個多月;

 遊牧和農耕差的太遠太遠了,資源不夠,他們只能相互爭搶。”

 “皇上不可大意。”道衍勸道,“話雖如此,可元人在戰鬥的過程中,戰力也會與日俱增。”

 “嘿嘿……會打有個屁用啊!”朱棣陰惻惻道,“朕即位這兩年,每逢臨近冬季,都會讓邊關將士深入漠北,點燃乾草,引火燎原,牛羊都沒得吃,他們的日子能好過嗎?

 人口都發展不起來,即便再能打,又能如何?”

 道衍砸吧砸吧嘴,

拱手道,“皇上聖明!”

 李青也是一陣唏噓,老四真陰啊,這一招簡直稱得上絕戶計。

 但這樣一來,雙方的大戰也將不遠了。

 一旦元人到了相互劫掠,都難以維持生存的時候,他們只有劫掠大明一條路能走。

 不過大明有堅固的城牆,有威力不俗的大炮,守城還是沒太大問題。

 朱棣伸了伸懶腰,殺氣騰騰道:“現在朕只想搞錢,沒空搭理他們,等騰出手來,再讓他們好看。”

 他信心十足:“有生之年,朕必將把草原平定。”

 “皇上聖明。”二人拍了記馬屁。

 對於這二人的馬屁,朱棣相當受用,哈哈大笑起來。

 談論了會兒軍事,朱棣又轉而聊起文治,比如:浙西治水、戶籍制度改革……

 看著眉飛色舞的朱棣,李青心下欣然,大明能有這樣一位皇帝,何愁不興旺。

 儘管老四不是啥好人,篡權奪位,甚至還一門心思的想殺侄子,但那又怎樣,並不妨礙朱棣是個好皇帝。

 小小朱倒是個好人,品格高尚,禮賢下士,但他卻不是當皇帝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