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風葉 作品

第645章 留個面子吧(第2頁)

 當然了,若是真的如此做,肯定會讓一些真正的那些大儒受些罪了,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及時挖掉些許腐肉,才可能走的更遠一些。

 葉向高在士林中威望很高,其所作的《續綸扉尺牘序》,《蒼霞草詩》,《玉融志》等,都備受推崇。

 而他現在的提議,如果傳揚出去,必定會讓其名聲大大受損。

 可是此人在朝堂幾十年,知道大明的癥結在哪,更是一個實幹派,現在有了一些對症的藥,他也就甘願做那被人詬病的藥引子了。

 怪不得《明史》評:向高有裁斷,善處大事。向高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類。贊曰:熹宗初,葉向高以宿望召起,海內正人倚以為重,卒不能有所匡救。蓋政柄內移,非一日之積,勢固無如何也。

 要知道明史是清朝修的,清朝一般可不給明朝的官好話,由此可見,葉向高此人的人品,著實可信的很。

 果不其然,葉向高說完之後,朝臣譁然,禮部左侍郎忱佔更是破口大罵其為國賊!

 葉向高卻是笑笑:“諸位同僚,現在怎麼這麼大的反應呢?老夫上書請罷礦稅之時,你們為何不說話呢?”

 得嘞,場面突然安靜了,萬曆朝中後期,明朝處於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主要表現在:軍事開支龐大;朝廷大興土木、奢靡無度;礦監、稅吏四處收刮;苛捐雜稅沉重;財政入不敷出。

 面對種種窘境,葉向高首先大膽揭露礦監、稅吏的危害,強烈要求萬曆制止不合理的礦稅制度。

 葉向高在南京當禮部侍郎時,面對遼東人民深受稅監高淮的荼毒,就上奏了《公劾遼東稅監疏》;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葉向高升任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讀,因上疏請罷礦稅,撤稅監,被首輔沈一貫排擠出京,轉任南京禮部右侍郎的虛職。

 此後,葉向高再上《請罷礦稅揭》疏。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葉向高在《請處置錢糧揭》中陳述國家費用增加的弊端,同時指出礦監、稅吏對正賦侵奪的危害。自萬曆二十四年至四十二年(1596—1614年),經葉向高痛切進諫,反覆力爭,神宗皇帝終於罷免遼東稅監高淮和福建稅監高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