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 作品

第241章 你是不是認識梁山王倫(第3頁)

 “宗相公是個有本事的,如今各級縣衙俸祿已經有了調整吧。”李助道。

 在宗澤主政濟州島之後,恩威並施,很短的時間就把原本散亂的各級官吏統籌到了一起。

 其中最大的改變就在於增加了對各級縣衙州郡官府方面的投入,無論是各層官吏的俸祿,亦或是縣衙的建設,牢獄的擴建,驛站的新建等等。

 當然沒有減少軍隊方面的開支,只是對原本被打壓的各級官吏做了一些支持,比如如今各軍指揮使再跟知縣產生矛盾,就不好糊弄過去了。

 很多事情都是以王燁的名義,這點忌諱宗澤還是懂的,只是這麼一套做下來,梁山的“文”官也形成氣候,文武之間不說均衡,最起碼有了比較的基礎。

 “調整了也就是那麼回事,梁山到底是從山寨改過來的,時間又短,這群讀書的想騎在咱們頭上,還要些日子。”李浦道。

 原本在西軍那是真被文官壓的死死的。

 “李兄言重了,寨主以前就說過,以文御武不妥當,是唐末亂世矯枉過正的做法,最合適還是文武並重。如今這般變化才是正經做事的樣子,打

天下易,守江山難,真想成事,還是要宗相這般人抵定大局的。”

 燁哥倒是說過趙鼎有宰相之才,只是趙鼎到底年輕,還需要歷練,宗澤才是那種拿來就能用的宰相,所以如今才有宗相的稱呼,雖是戲言,也可見對宗澤之尊重。

 “宗相可是厲害,這位是飽讀兵書的,如今治政倒是有些治軍的影子,那群官吏能訓練的不怕死也是難得,所謂視死為易,視令為尊,賞罰公正,賞不避仇,罰不避親。端的是厲害,燁哥能得此人襄助,乃是邀天之幸。”李助道,雖說軍情處是對外情報系統,可有些事情就是不有意收集,也是能知道的。

 ··· ···

 豐州這裡一頓沒頭沒腦的宴席,最終在對宗澤的討論中結束,而遠在德順軍(今甘肅省靜寧縣),也有一場討論~

 劉忠武推門而入,次子劉琦正自月光下練武,不得不說,自己這次子確實比長子更優秀,長得好,天分好,也更努力····

 搖搖頭,那終歸是自己的長子。

 一套槍法耍完,劉忠武喚了一聲,“二哥兒~”

 劉琦一愣,轉身一禮,“見過父親。”

 聲如洪鐘,倒是這兩年才這般聲音,到底是長大了。

 “還是這般拘禮,小大人模樣。”劉忠武笑了笑。

 劉琦心中有些奇怪,父親是西軍將門,從小到大就沒見他幾次笑臉,而且這都快子時了,怎的過來了?

 越想倒是越發忐忑難安。

 父子之間平日溝通的少,如今突然半夜閒聊,倒是也有些尷尬,劉忠武看著乖巧懂事的劉琦,倒愈發覺得心中虧欠,有些事情倒是更開不了口了。

 “父親,孩兒是劉家兒郎,西軍將門,也上過戰場的,父親直言便是。”劉琦說道。

 雖然也想父慈子孝的,但是也只是想想罷了。

 劉忠武沉默片刻,說道:“大宋原本不該有將門的,自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就不該有將門的。”

 看著垂首肅立的劉琦,劉忠武覺得還是要多說些。

 “西軍將門是因為特殊的際遇,咱們這特殊的地理還有西夏強敵等等好多事情,因緣際會形成的這麼一個將門。”

 “西軍的將門是不能到別處的,出了關西,就不是西軍將門了,比如楊家。”

 “西軍將門看上去威風,甚至說掌握著如今大宋最能打的西軍也是對的。”

 “但是所謂將門起起伏伏,總是離不得朝廷支持的,所以朝廷想換誰做經略使就換誰,反正只要在折、種、姚、景、劉這麼幾個姓氏裡面換,西軍上下就無所謂。”

 劉忠武說的是自己對西軍將門的一些瞭解,看著劉琦,話鋒一轉,

 “所以在西軍做將門,最重要的就是要對朝廷、對官家忠誠!”

 聲音有些大,也有些嚴厲。

 劉琦心中慌亂,叉手躬身。

 劉忠武看著自己這自小就有想法的次子,深吸一口氣,問道:

 “你是不是認識那梁山寨主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