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大名府(一)(第2頁)

 這事當然不能怪王燁,他是農家子出生,父母辛苦半生,才把他送到城裡大學畢業,對比那群自小練鋼琴、演講、繪畫諸如此類才藝的同學,他···

 嘖嘖,一無是處~

 所以現在的王燁也是琴棋書畫一竅不通。

 嗯,倒是也可以練練。

 說回重點,王燁心中對人家有意見,自然不是“嫉妒”。

 作為書中後期重要角色,對浪子燕青的推文分析並不少,比如說他對盧俊義沒那麼忠誠。

 比

如燕青勸盧俊義的原文說:“娘子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門相就……”

 這話翻譯一下,就是我早知道夫人出軌了,但是我不說···

 這是燕青風評被害得很重要的一點。

 當然王燁心中其實倒也明白,燕青可能是真的忠心,但是對這個事情有自己的判斷。

 首先一點,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的,這種事情雖說丟人,但是本身事不大,於盧俊義尊嚴有損,但是性命無礙,呃,最起碼一時無礙的。

 二來也是他很懂盧俊義,說了也沒用,盧俊義絕壁不信,事實上說了確實也沒用,盧俊義真不信。

 正常男人誰信?

 尤其一個心高氣傲,自視甚高的,李固那是什麼位份的,夫人能看上他?

 盧俊義的武力值評價很高,社會地位也有,但是人真的是有些天真。

 是的,在王燁看來,這人一把年紀,確實是天真的,僅次於涉世未深的史進還有自己這種純情少年。

 算了,背後就別吐槽了,這盧俊義這次不是被人陷害,是真的被自己牽累了。

 人家管家李固舉報的通梁山賊寇證據裡面,第一條就是和梁山賊首交往,還收過黃金~

 唉,當初我就不應該送,不是讓你書信閱後即焚嗎?

 還能留這麼大手尾?

 俺真不是找劉唐這種一看就是匪寇的人送的啊?

 當然還有鐵證,就是當初送糧食到馬谷,這事怎麼說呢.

 沒法辯!

 雖然許貫忠買糧食不是一家,但是初時確實只有大名府盧俊義有那個能力快速籌糧,然後解了燃眉之急。

 這事是很多人都能打聽出來的,只能說行事不密。

 所以王燁必須要來!

 當然按照王燁心中暗戳戳的推斷,很有可能還和生辰綱有關係,雖然梁世傑估計不知道太湖四傑的事情,但是東西是在梁山周邊丟的。

 方圓百里,所有跑江湖的,誰不得給梁山一個面子,就是按照道上的規矩,也得分給梁山一份。

 所以怎麼算,王燁都覺得是自家,把人家好好的北京員外給坑了。

 ··· ···

 大名府大牢,盧俊義是真的蠻慘的,皮開肉綻,衣衫襤褸,是真看不出天人一般的模樣。

 對於自己下獄,一開始盧俊義也是有些怨梁山的。

 只是後來想想~

 唉,當初賣糧食的那麼多,怎麼就抓著俺了?

 唉,那李固小人啊,俺與他有救命之恩,怎能如此忘恩負義?

 唉,這天下讀書人都沒有好東西···

 牢中不知日月,今天該是端午佳節才是,也不知道夫人如何了,那些抄家的兵痞···

 唉,自身難保啊~

 盧俊義一生富貴,是真沒受過這麼大罪的,甚至有些一蹶不振之態。

 怨天尤人之後,身陷囹圄的盧俊義也是明白,都是藉口,該恨的實際是這個世道。

 財帛動人心罷了,北京首富,又無真正得力官面人物罩著,可不是想怎麼炮製你就怎麼炮製?

 聽說梁世傑那廝丟了十萬貫生辰綱,如今怕不是十幾個生辰綱都有了。

 可憐自己一身本事,竟還想著報效朝廷?

 這梁世傑忒也不當人子!

 ··· ···

 盧俊義實際是沒這個眼光的,很多事情,其實是有人跟他說的。

 腳步聲傳來,盧俊義身體略一緊繃,看到來人之後,繼而放鬆。

 只見來人:

 兩院押牢稱蔡福,堂堂儀表氣凌雲。

 腰間緊繫青鸞帶,頭上高懸墊角巾。

 行刑問事人傾膽,使索施枷鬼斷魂。

 滿郡誇稱鐵臂膊,殺人到處顯精神。

 此人正是兩院押獄兼充行刑劊子,姓蔡名福,北京土居人氏。因為他手段高強,人呼他為鐵臂膊。傍邊立著一個嫡親兄弟,姓蔡名慶。亦有詩為證:

 押獄叢中稱蔡慶,眉濃眼大性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