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第2頁)

 陳陽冷笑一聲,便開口解釋道,“九十年代開始,市裡面開始推進國企改制,將那些效益不好的企業改制。

 這些國企普遍存在缺乏活力,不能自主經營、虧損嚴重的問題,國家的目的是想要進一步釋放國有企業的發展動力。

 可是改制的初衷是好的,但執行過程中卻成了有些人暴富的工具。”

 宋晨有些好奇的道,“陽哥,這個怎麼暴富?”

 “侵吞國有資產,只肥幾個人的腰包,怎麼可能不暴富?”

 陳陽淡淡的道,“拿新紡廠的事情來說,本來價值幾億的土地,梁家的人用區區幾百萬就敢賣給了卓家。

 最早的時候,市裡面國企改制是由黃耀雲負責的。

 比如顏汐剛才說的農機廠,可能總資產五千萬。

 卓誠跟黃耀雲喝個酒,價格就能壓縮到兩千萬,甚至是更低。

 卓誠買下農機廠之後,再將農機廠的土地和資產全部抵押給銀行,就拿到五千萬的銀行資金。

 這一進一出,就是純賺三千萬。

 卓誠拿到這五千萬再去低價購買市印刷廠,再拿去銀行溢價抵押,買第三家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