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術木偶 作品

104、東方之行(下)

 汕頭於1860年被迫闢為通商口岸,淪為歐美殖民者掠奪中國財富、華工出洋做苦力的一大跳板。

 汕頭地處韓江和榕江出海口,“扼商彝出入之衝”,自然條件優越,很快吸引了英美,法,日等列強紛至沓來。

 第二次鴉片戰爭不久,清政府被迫承認了華工出國合法化。

 (當時的《北京條約》規定:清政府准許中國人赴英法殖民地和外洋做工)

 至此,華人出國所有來自清政府方面的最大障礙消除了。

 西方人口販子更披著“合法”的外衣,在汕頭設立“招工局”,招募契約華工,掀起了掠奪廉價華工苦力的高潮。

 所謂“契約”,即願意賣身移民的人與“招工局”商定工作條件和一定地點、期限,雙方同意之後所訂立的合同。

 形式上雖有合同,事實上契約一經訂立,買方便把賣方當成“豬仔”任意擺佈。

 買賣華工,如同在牲口市場買賣牲畜一樣。

 在所有列強中,英國是最早在汕頭設立領事館的。

 領事館的位置在汕頭市礐石海地區,乃是一棟典型歐式建築。

 整體包括主樓、附樓、工人樓和後花園,總佔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

 石錦堂來到這裡的時候,不得不感嘆,這些英國人真的挺會享受。

 興建這裡時,據說大部分建築材料都是從英國運來的,總造價是38014英鎊。

 雖然眾多列強(13個)都在這裡設立了領事館,但是真正派遣領事的沒多少。

 比如英法兩國就共用一個領事數十年,到了1906年,法國領事館才單獨開館。

 德國、丹麥、挪威、瑞典四國也曾共用過領事。

 這些國家設立領事主要作用就是販賣華工,像英法美荷是最多的。

 另外,也是為了促進本國工業品入華傾銷。

 據記載,經汕頭出入進出貨物的價值1860年為610萬關平兩。

 1880年為2128萬關平兩,1890年為4403萬關平兩,1910年為5401萬關平兩。

 逐年遞增的不光有貿易額還有販運華工的數量,歐美列強通過汕頭這座商貿大港對清國雙重吸血。

 英國人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招工局是1862年的德記洋行。

 但是販運華工規模最大的是1888年荷蘭人設立的元興洋行。

 這家洋行擁有可運載200人的直航輪船,每月數次穿行於汕頭與荷蘭殖民地即尼日裡(印尼)之間。

 殖民者在潮汕掠奪的華工,英國主要運送到新加坡、檳榔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