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第2頁)

 太傅是大宴朝結束五國紛亂後,恢復科舉的第一屆狀元郎,他的策論還是當時身為相國的劉瞎子挑選出來,舉薦給永平帝,殿選時又經永平帝欽點的頭名狀元。

 劉瞎子僅比太傅年長五歲,當太傅得知,是相國從一堆策論裡惠眼識珠將他的文章挑了出來後,曾想拜在劉瞎子門下。但劉瞎子拒絕了。

 若是他當年沒拒絕太傅,太傅一家早受他牽連或被流放或被砍頭了。

 太傅私下稱他為恩相,實際兩人一直亦師亦友亦知己。

 此刻,劉瞎子只能寄希望於太傅沒拿到他的書,而是拿了丁有田抄錄的三國演義。

 如他所願,太傅拿的正是三國演義,聽簡寧口述和自己拿書閱讀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觸。看到劉備身為中山靖王之後卻淪落到賣草蓆為生,他不覺暗自唏噓。

 太傅祖上也是前朝官宦人家,其曾祖父曾官至大司農,九卿之一,掌管一國之租稅錢穀鹽鐵和朝延財政收支,職權等同現今的戶部尚書。後遭奸人誣陷獲罪,幾經斡旋最終被判流放,後人永世不得參與科舉。

 因當時五國已顯亂象,祖上留下話來,霍家子孫哪怕世代為農也不可荒廢學業,故而直到太傅這一代始終都謹記著祖上遺訓,一直半耕半讀,從未摘掉讀書人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