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過分!!(第2頁)

 而在場的記著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大都聽得微微點頭。

 這位發言人的話雖然有表功的嫌疑,但話裡的意思卻沒錯。

 四大名著,乃至其他的華夏曆史文化名著,每一本都無疑是經典中的經典,但無奈這些個經典成書的時間都太早了。

 書裡的行文方式,用詞習慣,都和現代社會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於是這就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天然的閱讀門檻。

 再加上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上工作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這也就導致了大部分人沒辦法或者說沒法子有大段大段的時間,坐下來平心靜氣的安靜閱讀。

 所以別說文字相對艱澀的原版了,就連各種各樣的“白話版”“通俗版”的名著,因為這個原因,它們的閱讀量也並不喜人。

 可電視節目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畢竟視覺畫面和聽覺的同時刺激,為普羅大眾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官。

 他們可以通過畫面、特效,看到名著裡的孫猴子,能看到威武忠義的關二爺,看到形象各異的108魔星,也能看到富麗堂皇的大觀園,這對比傳統的書籍文字,無疑有著碾壓性的優勢。

 這就是光與影的魔法!

 當然,這並不是說影視劇就一定全面優於書籍文字,最起碼在各人的想象力方面,影視劇對比書籍就有著天然的限制和缺陷。

 方曉十分認同地球上很有名的一句話,“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而在四大名著影視化這方面,華夏每一個人都不得不承認,官方在這一塊,做的的確非常出色。

 無論是《三國演義》、《西遊記》還是《水滸傳》、《紅樓夢》,基本都代表了那個時代或者說直到這個時代最出色的製作以及表演水平。

 這毫無疑問是宣傳文化口相關單位的功勞,這位名為連靜剛的發言人,說的沒錯。

 然而今天的記者會並不是表功會,剛才的話不過是個引子,真正的重頭戲,估計馬上就要上演了。

 果然,電視機前的方曉,就見連靜剛再次掃了一眼發言稿,話鋒一轉,用相對嚴肅的語氣道,“但是,技術的革新,市場的開放往往會帶來許多亂象。

 就拿四大名著來說,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伴隨著好作品的湧現,同樣也出現了一批胡編亂造,有礙觀瞻的三俗作品。

 這樣的現象不僅在華夏有,甚至在受到華夏文明影響的周邊國家也有,這其中《西遊》、《紅樓》、《三國》更是其中的重災區。

 具體的例子在這裡我就先不多舉了,在整個紅頭文件的附錄裡,都會有詳細的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