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第2頁)

 “一則便於計功,射中敵軍,只需查驗箭矢標記名字便知是誰的功勞……”多爾袞頓了頓,有些猶豫:“二則…….”

 “二則箭矢也不便宜,方便回收使用!”洪承疇見多爾袞說不出口,乾脆自己解答道:“一等青鶴翎,每五支價銀一兩八錢,最便宜的三等青鶴翎,每五支也價銀一兩四錢,按照八旗配備的最低標準,一袋十二支,便要二兩六錢。”

 “流寇軍備靠搶掠後再分配,自然沒有刻印的習慣,明軍箭矢由朝廷裝備,只有將帥家丁瞧不上朝廷給的那些垃圾,又有餘錢購買優質箭矢,才會有刻印的習慣,而武鄉賊的箭矢同樣是由朝廷裝備,但他們的質量很高,價格也比大清的低得多。”

 “大清各軍的箭矢都需要自己購買,而大清給各路軍兵開了多少銀餉呢?”洪承疇把玩著那支羽箭,絲毫不理會多爾袞略顯難看的臉色:“按照大清定製,八旗馬軍月餉四兩,但實際上除了各旗戈什哈和少數精銳,有幾個能領實的?大多隻能領三兩月餉,披甲步軍一月只有二兩月餉,不披甲的,月餉只有一兩五錢,也就是說,一般的八旗兵將一月薪餉連買一袋羽箭都艱難!”

 “這還只是羽箭而已,一匹戰馬至少要十兩銀子,按照八旗定製,一名合格的騎兵至少要三匹戰馬才夠使用,一身盔甲少說也得十幾兩銀子,八旗都支付不起,何況是其他薪餉更少的各軍?”

 洪承疇忽然噗嗤一笑,開玩笑一般的說道:“不知道睿王爺知不知道,如今京師釣魚樓一個二等廚子的月餉都有二兩銀子,八旗驍勇,恐怕平日裡還不如一個廚子過得舒坦。”

 多爾袞眯了眯眼,冷笑一聲:“洪先生,你倒是膽大妄為,這些話恐怕是本王正白旗中最親近的奴才,也沒幾個敢對本王說的。”

 “睿王爺冒著天大的風險邀在下來遊獵,難道是為了聽在下說些奉承的虛話嗎?”洪承疇哈哈一笑,拍了拍箭囊:“無糧無餉,再強的軍隊也會飛速墮落的,在下是親身經歷過的,大清如今還能靠壓榨蒙古、朝鮮和漢人包衣來勉強維持,可又能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