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第3頁)

 但這些兵馬遠遠不夠,洪承疇心中清楚,關內那些“精銳”和東虜相比本就有著不小的差距,更別說這幾支援遼的軍隊中,有好幾支是在三省大戰時被大熙軍圍殲後才重建的,比如劉國能和楊國柱,他們所謂的“精銳”,大多是些當兵還不過一年的兵卒,就這都已經算得上是老兵了。

 祖大壽看著洪承疇一臉沉鬱的樣子,左右看了看,湊近了一些,牽住洪承疇的馬韁,壓低聲音問道:“洪撫臺,本都督聽說遼東軍裡頭,有些弟兄暗地裡說如今大明滅亡已成定局,咱們不必跟著大明去死,不如另謀出路......你可曾聽過這般謠言?”

 洪承疇眉間一皺,未置可否,反問道:“祖都督,你覺得這番言論如何?”

 祖大壽知道洪承疇看穿了他話語中的意思,只是沒有明說而已,尷尬的笑了笑,回道:“我等遼人,哪個和東虜沒有深仇大恨?誰家沒有和東虜死戰犧牲的手足親眷?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去投東虜?”

 “也就是說,萬不得已的時候,可就說不定了......”洪承疇默唸一句,冷笑一聲,搖了搖頭:“祖都督,本院是個最會謀身的官,本院從不會講什麼忠義廉恥,該投誠的時候,那就毫不猶豫的投誠,不用管什麼遺臭萬年、什麼他人詰責。”

 “但祖都督該知道,這投誠也是一門學問,什麼時候投誠、向誰投誠、怎麼投誠......投誠其實也是個買賣,賣的是自己的價值,若是人家一來勸,咱們就輕而易舉的投誠了,咱們還有什麼價值?人家又何必高看咱們一眼?”

 “只有把他們打疼了、打傷了,讓他們無可奈何了,這投誠,才算是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