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第2頁)

 待武鄉義軍逼至城下,朱國相擺出了早年明軍常用的守城之法,在城外挖掘環城壕溝,陳兵列陣於壕溝之後、背靠城牆作戰。

 但如此落後的陣勢當年在遼東面對只有冷兵器的東虜都不堪一擊,如何對付得了一貫以火器犀利而聞名的武鄉義軍?武鄉義軍用盾車掩護、將火炮牽至近前抵近轟擊,不過一輪官軍便大潰,城內貧民和衛所兵趁機打開城門,武鄉義軍大軍湧入,朱國相自刎而死。

 鳳陽守備太監盧德九負隅頑抗被銃斃,鳳陽知府顏容暄還把武鄉義軍當尋常賊寇,以為武鄉義軍破城之後必然大赦囚徒,於是換上囚服躲進牢房裡,試圖待大赦之時趁亂逃出城去,哪想到武鄉義軍沒有大赦,反倒組織教導文吏對囚犯案情過堂重審,他這知府老爺平日養尊處優,哪裡像個囚犯?去押人過堂的戰士都發覺他不對勁,當場把他拿下。

 顏容暄平日與盧九德狼狽為奸,也是作惡多端,如今被俘,正好之後拿去和那些被俘虜的官紳將帥一起在大明祖陵前公審。

 除了這些官吏將帥,被圈養在鳳陽的宗室廢王也被武鄉義軍一股腦統統抓獲,包括之前從襄陽逃跑又被崇禎廢黜除國的襄王。

 襄王在襄陽地區為非作歹、魚肉百姓,沒有逮住他公審是吳成攻下襄陽之後的一大遺憾,沒想到卻在千里之外的鳳陽補上了這個遺憾,當即命人好吃好喝的將襄王單獨關押,準備之後押回襄陽公審,一來為襄陽地區的百姓們伸冤,二來正好在大戰前拿他人頭祭旗,提振襄陽的軍心民心。

 除了襄王以外,武鄉義軍還在鳳陽高牆之中俘獲罪宗二百六十五人,連同他們的家眷上千人,有些所謂罪宗甚至是祖宗在國初之時犯案被關入鳳陽高牆之內,子孫一直關到現在,大多數和鳳陽當地人通婚,除了頂個罪宗的名頭、不準出鳳陽高牆之外,與尋常百姓沒什麼分別,這一部分人,武鄉義軍預審之後沒有犯過大錯的,便乾脆全數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