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第2頁)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家後代子孫只想著享受,朝中的百官也逐漸敷衍成風、結黨營私,權力有了空隙,自然就被有心之人插手了進來。”

 “好比這邊軍,原本糧草供應,是由朝廷全權包攬,但朝廷為了省錢省麻煩,便乾脆外包給晉商,邊軍的糧食,要靠晉商的民屯供應大半,軍糧的運輸,也依賴於晉商組織協調,要讓人家好好辦事,自然不可能空手套白狼,朝廷如此行事本就是為了省錢,給不了銀子,便只能給特權,初時是給鹽引,允許晉商專賣食鹽,晉商也是由此而崛起。”

 “但大明的鹽政,被它自己的皇親國戚玩壞了,可邊軍的糧草一日都不能停,只能放開馬市、默認晉商與關外走私以牟利!”吳成聳了聳肩,繼續說道:“大明的鹽政是如何敗壞的,晉商都看在眼中,走私風險更大更不穩固,晉商又怎麼可能不在朝廷尋找靠山?於是便一面四處勾結貴戚宗親、名臣大將,一面大興私學,培養自家的代言人入朝為官。”

 “而朝廷依賴於晉商對邊軍輸糧,依賴於文臣治國、武將衛邊,依賴於貴戚宗親維持皇帝皇位,就只能放任他們編起一張無法下刀的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