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68章(第2頁)

 林小風聞聲哈哈大笑,拍著胸膛爽快地答應下來:“好好好,哪能忘了你,一定給你留個最大的!”他的話語擲地有聲,既有承諾的分量,又不失詼諧與親近,彷彿在告訴眾人,這紅薯帶來的不僅僅是口腹之慾的滿足,更是關於未來美好願景的一份分享與寄託。

 於是乎,在這塵土尚未落定的片刻,這一行人再度踏上了回返縣城的路途。

 車隊裡,新添的一車紅薯如同一卷未揭的畫卷,載滿了撲朔迷離的未知與蓄勢待發的期待。

 道路兩側,樹木匆匆倒退,彷彿也在側目注視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紅薯之旅。

 當車隊徐徐停靠在老二飯莊門前,那堆積如山

的紅薯瞬時成了飯莊主人王老二心頭一塊磨礪智慧的頑石。

 這位精明強幹的飯莊掌櫃,平日裡應對各種食材遊刃有餘,此刻卻對著這堆樸實無華的紅薯,雙眉緊鎖,眼神流轉間盡顯困惑與猶豫,彷彿面前的不是食物,而是一道難解的謎題。

 幸而在林小風的親自主持和悉心指導下,這群人如同撥雲見日般摸索出了紅薯的烹飪之道。

 爐火映紅了夜空,烤架上的紅薯由內至外透出樸素質樸的焦香,宛如農夫臉龐上曬出的黝黑紅潤;蒸籠裡的紅薯則是溫潤如玉,蒸汽繚繞中散發出淡淡的甜香,恍若初春田野間的微風輕拂;而那一鍋紅薯粥更是如詩如畫,熱氣騰騰,暖意融融,猶如冬日裡最貼心的問候。

 更為引人矚目的是,林小風匠心獨運,親手炮製了一盤色澤金黃、誘人垂涎的拔絲地瓜,晶瑩剔透的絲纏繞其間,閃爍著誘人的光澤,宛如鄉間豐收季節的金色麥浪。

 然而,當林小風親自品嚐了一口剛出爐的紅薯,那滋味雖也稱得上甜糯可口,但在他舌尖的記憶中,卻似乎無法媲美現代那些經過精心改良的紅薯品種,比如煙薯25號那種絲絲入扣、甘甜細膩的口感。

 為了讓這批紅薯能在眾人的味蕾上綻放異彩,林小風在熬煮紅薯粥時,刻意撒入一把砂,如同畫家揮毫潑墨般,為原本淡雅的畫面增添了一抹濃郁的甜蜜。

 轉眼之間,一道道裝滿紅薯佳餚的盤碟依次擺上餐桌,那特有的香氣宛如一曲田園交響樂,悠然飄散開來,撩撥起了圍坐一圈的人們心底沉睡已久的饞蟲。

 他們在驚異與新奇交織的情緒中,對這種看似產量頗豐、味道亦非尋常的作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為了徹底打消眾人對於紅薯品質的疑慮,林小風從容不迫地從烤架上揀選了一根嬌小玲瓏的紅薯,連皮都不曾剝去,只寥寥數口,便將其囫圇吞下,那坦然自若的神情彷彿是對紅薯品質的最佳保證。

 目睹此情此景,大夥兒內心的疑慮如晨霧般悄然散去,紛紛拿起手中的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那份源自大地深處的饋贈,品味著這古老而又新生的滋味。

 林小風以一種近乎虔誠的恭敬與無比的熱情,雙手端舉著那盤璀璨如琥珀、晶瑩剔透的拔絲地瓜,猶如捧著一件稀世珍寶。

 他穿過熙熙攘攘的宴會人群,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慎重,直到那盤甜品被安置在靖江帝尊貴的案几之前,恰似一處靜謐舞臺中央最為矚目的焦點。

 在喧囂的宴會氛圍中,林小風指尖躍動,好似指揮家駕馭音符一般,即興演繹了一場生動的拔絲藝術,銀絲飛舞,絲絲縷縷牽動著在場每一位嘉賓的目光。

 靖江帝凝神細觀,微微傾身向前,臉上流露出饒有興趣的神色,他的視線緊緊跟隨林小風手中那熠熠生輝的拔絲地瓜,彷彿被這奇妙的美食魔術深深吸引。

 待到時機恰好,靖江帝優雅地執起筷子,輕輕夾起一塊,那絲絲甜意旋即在舌尖纏綿悱惻,甫一入口,頓感軟糯適口,滿溢的香甜直抵心扉,使得龍顏舒展,眉宇間漾起滿意的微笑,口中不禁連連稱讚,心中暗想:這般兼具觀賞性和美味性的佳餚,無論是考量其可能帶來的豐厚產量,還是純粹論及口感之美妙,皆堪稱世間罕有的極致之作。

 宴席四周,眾多朝臣目睹此景,無不向林小風投以欽佩與親近的目光。

 深知能贏得九五至尊如此歡心,實屬不易,由此推斷,林小風不僅現下正享受著帝王的熱烈寵愛,更像一輪朝陽冉冉升起,光輝燦爛,未來的前程猶如旭日破曉,明亮且無可估量。

 在這瞬息萬變的宮廷之中,林小風已然成為一顆閃耀奪目的明星,前途一片光明,輝煌之路才剛剛開啟。

 ·······················································

 次日清晨,天邊尚掛著魚肚白,晨曦微弱的光線逐漸驅散夜色,靖江帝帶領群臣踏上歸京的旅途。

 此時,林小風巧妙地請了兩天假,邀請李德賢與公主一同出遊,此舉並未引起靖江帝的不滿,反而是欣然接受,並特別調配了一支精銳的皇家衛隊護駕同行。

 就在眾人即將啟程的那一刻,靖江帝那雙寬厚有力的大手輕輕搭在林小風肩頭,言語間飽含深深的期許與無盡的信任:“林愛卿,你務必儘快帶領太子和公主平安歸來,朕已在宮中為你準備了一份豐厚的嘉獎。”

 林小風面對靖江帝的承諾,面容平靜如水,嘴角掠過一抹淡泊的微笑,回應的話語充滿了謙卑與忠誠:“微臣惶恐不安,怎敢貪圖陛下的封賞,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竭力為陛下排憂解難罷了。”

 靖江帝聽罷,朗聲大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好!既然林愛卿如此謙虛,朕就暫時擱置此事吧。”

 林小風會心一笑,應聲道:“陛下果然風趣非凡。”

 然而,他心裡清楚,靖江帝的心思深沉如海,往後與他相處交往,必須更加審慎細緻。

 笑聲還在空氣中迴盪,靖江帝已

經瀟灑轉身步入馬車,浩大的隊伍緩緩啟動,漸漸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林小風目送靖江帝離去,直至馬車變成一個小小的黑點,終於無法抵擋內心的波瀾,低聲喃喃自語:“陛下心思之深,日後與他共事,確實需要多留幾分心思。”

 這句低語雖輕,卻承載著他對自己未來仕途的深沉思考與警醒。

 這時,李德賢的情緒如同壓抑已久的火山,終於找到了噴發口,他豁然挺直腰板,一股勁地扯開喉嚨,彷彿要讓整個街區都聽見他的吶喊:“老林,莫再猶豫了,此刻便是良辰,咱們這就奔向戲園子,瞧瞧那出《濟公傳奇如何?”

 林小風則不動聲色,只將眼皮輕輕一抬,斜睨著李德賢,眼中滿溢出一絲不屑與輕蔑,話語中夾帶著冷嘲熱諷:“哎呀,李兄,你說的那‘破玩意兒’在我眼裡還不如一碟街頭巷尾的鹹菜有滋味呢。我倒是有個更好的主意,帶你去縣衙裡頭探探究竟,看看那些實實在在的人間百態,豈不比虛幻的傳奇來得更為實在?”

 言語甫畢,林小風旋即轉過身來,面向公主,神色莊重而恭謹,低眉垂首,語氣中透著無比的尊重與呵護:“微臣先行一步,陪公主殿下悠遊於這小鎮,領略一番世俗風情。”

 此言一出,李德賢臉色瞬間由紅轉白,又由白轉紅,表情瞬息萬變,像是被戳中痛處的小獸,齜牙咧嘴,急切而不甘地嘶吼:“憑什麼我就不能一同前往?林小風,你也太偏心眼兒了吧!”

 林小風面對李德賢的執拗,只能無聲嘆息,隨後苦笑著伸出那隻堅實的手,像牽著一個怎麼也甩不開的頑童般,領著李德賢,以及那位高貴神秘的公主,慢悠悠地邁向鎮上那座藏匿著無數生命故事的女醫館。

 這裡,每一份病歷、每一頁檔案,都可能比任何編撰出來的傳奇更加扣人心絃,引人入勝。

 初始的動機,也不過是林小風試圖引導那個初涉世事的李涵淼步入這座在全縣獨一無二的女醫館。

 尋常醫館,哪會有閒情逸致去珍藏每一份病情解析,更別提構建一套詳盡如織的病患檔案體系了。

 然而,在林小風的一紙指令之下,這原本沉寂的縣城醫館界悄然掀起了一場革命——儘管剛開始時,那檔案網絡尚顯粗糙簡陋,卻已逐漸呈現出一種磅礴有力的成長態勢,一張初步勾勒出生活疾苦與人間溫暖的醫療版圖正在緩緩展開。

 時光流轉回古時,人們對婦科疾病的認知猶如被一塊沉重的帷幕遮擋,其背後的痛苦與困擾常常被淹沒在封建禮教的深深陰影之中,許多疾病因此得不到妥善處理,無數無辜女性的生命宛如沙漏中的細沙,悄無聲息地流逝。

 縱覽歷史長卷,諸如《本草綱目這樣的傳世鉅作中,李時珍這位跨越時空的偉大醫者亦留下警句,告誡世間男子應在女子月經期間保持距離,以免自身的陽剛之氣有所耗損,這種觀念無疑成為了時代烙印下的傳統禁錮。

 陽曲縣內,即便是縣令林小風,面對如此盤根錯節的傳統觀念和社會風氣,亦無法輕易揮舞改革的大旗。

 每一次觸及敏感神經的嘗試,都可能引來輿論的非議與現實操作的重重困難。

 但他敏銳地察覺到,新興事物如衛生巾的推廣,潛藏著巨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利益,一旦打破壁壘,既能改善民生,又能帶動經濟發展,實為一舉兩得的善舉。

 幸而他身後倚仗著一位年少卻背景深厚的公主作為有力後盾,正當其時。

 為了讓公主能夠在未來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林小風審慎決定,先將其護送到鎮上的女醫館,讓其在那裡接觸並接納新的健康理念,同時積累寶貴的醫學實踐經驗。

 待公主安然進入女醫館後,林小風沒有久留,而是對著隨行的數名貼身護衛反覆叮嚀,務必確保公主人身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