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頁)

 靖江帝聽罷,略微沉思,隨即點頭附和:“林愛卿此言確有道理,朕明白了。”但他緊接著拋出了心中的疑問,言語間多了一份探究與好奇:“不過,既然你已經找到了賺取財富之道,為何還要特意前來告知朕呢?”

 在那金碧輝煌的殿堂之上,林小風的目光低垂,敬畏而又堅定地凝視著那位高居龍椅之上的靖江帝。他的眼神深邃如同星辰密佈的夜空,璀璨而又灼熱如炬火般燃燒,任何試圖在他眼前玩弄的小手段,都猶如螢火蟲妄想遮蔽太陽,無處遁形。林小風恭謹而謙遜的話語在殿

內迴盪:“微臣此番進見,實有一樁要事相求。”

 靖江帝嘴角勾勒出一抹淡然笑意,手中握著那隻雕琢精緻的玉杯,輕輕搖曳,彷彿在調和著天地間的韻律。茶香自杯中逸散出來,悄然滲透在空氣的每一個角落,他語氣悠長地說:“朕聽著呢,直言無妨。”

 林小風心細如髮,目光緊鎖在靖江帝那一抹捉摸不定的笑容上,緩緩啟齒:“陛下明察秋毫,昨夜,微臣只憑借一枚看似平常的玻璃戒指,在京城各大富戶間周旋博弈,竟贏得過萬兩白銀。”

 “由此觀之,京城並非財貨匱乏,實則為流轉不暢所致。那些豪族大戶,坐擁金山銀海,卻崇尚吝嗇節儉,使得金銀貨幣如同被堵塞的溪流,無法潤澤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

 他進一步闡述:“陽曲縣的產品,無論是昔日的茶葉,抑或是昨夜那枚熠熠生輝的鑽戒,都在京城中引發了熱烈追捧。為此,微臣已下令陽曲縣疏通道路,直通京城。待路途通暢之後,陽曲縣琳琅滿目的商品將會如江河入海,暢通無阻地湧入京城市場。”

 林小風一邊敘述,一邊細緻入微地捕捉靖江帝臉上每一絲微妙變化,映入他眼簾的是一片深不可測的沉思海洋。

 他繼續陳詞:“微臣斗膽請求陛下允許太子治理一坊之地,作為改革試點。若陽曲縣的商品能夠在民間流通順暢,不僅能惠及黎民百姓,使錢幣得以循環流轉;同時也能充實朝廷國庫,緩解財政壓力;更能讓太子藉此良機實踐治國之道,鍛鍊才幹。此舉可謂一石三鳥。”

 話音未落,林小風深吸一口氣,心中的石頭似乎也隨之落下。這份精心策劃已久的計劃,其關鍵就在於此刻的一錘定音。他深知京城繁華背後的盤根錯節,陽曲縣的商品縱然優質,欲在京城打開一片天地絕非易事。唯有掌控一個屬於自己運作的地盤,才能讓一切難題迎刃而解。

 這塊地盤,既是商品流通的核心樞紐,又是權力交織的重要節點。

 而他願意奉上的陽曲縣所有產業兩成的乾股,便是他對皇權俯首稱臣的象徵。

 在這皇權統治的社會里,財富往往伴隨著危機四伏,適時交出一部分,換取皇權的蔭庇,無疑是智者的選擇。

 何況,這兩成乾股所換取的,將是世間最強大的依靠。這筆交易,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無比劃算的。

 在靖江帝那威嚴莊重的御座旁邊,林小風站立得筆直而沉穩,他的言語如同潺潺溪流般流淌而出,每一個詞句都浸潤著誠意與智謀,使得靖江帝那原本深不可測的目光瞬間凝固,瞠目結舌,眼眸深處躍動著震驚與好奇交織的光華。

 提及陽曲縣的那兩成乾股,宛如一座隱形的金山銀海,一旦納入囊中,無疑能讓宮廷的小金庫豐滿至極,從此再無憂於財政拮据的日子。

 靖江帝內心深處猶如秤砣般擺動,一邊是太子屢屢打破常規的行徑,一邊是林小風此刻提出的商業合作提議,看似並無觸及皇權根基。

 儘管如此,他那帝王的慎重仍令他在決策之際顯現出一絲猶豫,“朕並非不能應允此事,只是憂慮你是否具備操控大局的能力。”

 靖江帝話語剛落,林小風嘴角勾起一抹淡然且充滿機敏的微笑,眼神中瞬息間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如同狐狸面對誘餌時的眼神,“陛下,這世間的運行法則,恰似兩隻無形之手,一為可視,一為不可視。”

 靖江帝聞此言,眉頭緊鎖,猶如墨染的山水畫中陡增一抹凝重,疑惑的聲音從喉間湧出,“何謂兩隻手?”

 林小風從容回應,“那隻可見的手,便是象徵著至高無上皇權的陛下您,一手託舉江山,一手掌握蒼生福祉,代表的是天下一切權力的源泉所在。”

 靖江帝聽罷,進一步追問,“那麼,那隻不可見的手又是什麼呢?”

 林小風語調平穩而有力,“那不可見的手,實乃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它如同天地自然之力,無形中左右著人間百態,代表著億萬民眾的需求與選擇。”

 他挺胸抬頭,自信滿滿地道出,“對於朝廷政務,我或許不及陛下一籌,但在運用這不可見的手,亦即經濟之道,去實現目標方面,卻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

 他進而詳盡闡述,“以這鑽戒為例,即使其成本微薄,但通過巧妙的產品定位和精緻的包裝設計,完全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那些頂級鑽戒,經過巧奪天工的雕琢,加之奢華無比的包裝,輔以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被賦予獨特的象徵意義後,便可輕鬆售予豪門貴族,換取高昂的價值回報。”

 “次一級別的鑽戒,則可適度進行雕花裝飾,採用適宜的包裝,以適中的價格流入中產階層的家庭,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

 “至於廣大的平民百姓,我們只需確保鑽戒的原始品質,並略微提高一點售價,既保證利潤,又能讓他們感受到物有所值。”

 “於是乎,同一款鑽戒,在我們的精心運作下,能夠適應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且各得其所,彼此皆大歡喜,這便是經濟學中所說的價格歧視策略。”


 最後,林小風擲地有聲地補充道,“關於首批上市的普通鑽戒,雖看似平常,但我早已安排專人制作權威鑑定證書,提升了其收藏價值,從而徹底消除了潛在的風險隱患。”

 靖江帝的眼皮微微顫動,彷彿被無形的力量拉扯,瞬間閉合再緩緩睜開,猶如深潭中的一輪皎月,經歷了短暫的暗淡與遲疑。

 面對眼前的林小風,那張口若懸河、言語如珠的面容,靖江帝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既驚訝又疑惑的神色,彷彿被捲入了一場精心編織的話語迷宮,一時之間竟無法快速找回自己的思緒。

 時光彷彿在這一刻凝滯,直到半晌之後,靖江帝喉結滾動,聲音彷彿是從靈魂深處擠壓而出:“林愛卿,你實乃難得一見的大才啊!”這句話沉甸甸的,如同金石撞擊,迴盪在空曠的大殿之內。

 林小風凝視著靖江帝複雜的神情,眼中閃過一絲無奈的悲涼,隨後長嘆一聲,彷彿是秋風吹過荒蕪的原野:“陛下,您此刻心裡恐怕正把我看成一個渾身散發著銅臭味的商人,認為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了金銀財寶。然而,作為一介書生,我對錢財又有多少熱衷呢?”

 他繼續說道,語氣中帶著堅定與執著:“在這繁華的朝堂之上,或許我不是那個處理政務最為得心應手的人,但我的心卻始終掛念著陛下的憂慮。幸而,我略通些商業之道,能以此微薄之力,嘗試為朝廷排憂解難。”

 “每當聞聽陛下提及國庫空虛,我的心就如同被針扎般疼痛,那種疼痛讓我夜不能寐,日有所思。經過無數次的煎熬與思索,我才提出了這個計劃。儘管其結果尚不可知,但我願意傾盡全力,放手一搏!”

 靖江帝聽著林小風的肺腑之言,心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感動與感慨,他的眼神中交織著讚賞與擔憂:“林愛卿能有此等胸懷與勇氣,朕已感欣慰至極。”

 他慎重其事地叮囑道:“只是,對於太子之事,你務必要慎之又慎。一旦有任何變故,朕定會立即叫停此事。”

 林小風聞此,嘴角悄然挑起一抹幾乎難以察覺的微笑,那是經歷過世事滄桑後的從容與自信:“臣領旨,感謝陛下關懷。”這一笑,如同晨曦初照,照亮了他心中的決心與信念。

 自離開陽曲縣以來,林小風怎可能安於平淡?他懷揣壯志,要在京城這片繁華之地,再造一個繁榮昌盛的陽曲縣,讓那裡的成功經驗在這裡開花結果,為江山社稷添磚加瓦。

 ·····················································

 在林小風的靈魂深處,那個想要向靖江帝請纓,執掌京城一坊的念頭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熠熠生輝,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這顆星子在他的心海里不住地旋轉、跌宕,時而深潛于思緒之淵,時而浮現在意識的波濤之上。每當他在心底反覆打磨這一理想,那歲月的砂輪就愈發使得它熠熠生輝,直至其可能性如砥礪而出的寶劍,鋒芒逼人,讓人堅信不已。

 林小風決意啟齒之際,並非僅憑一時熱血沸騰,而是經過了無數次內心的熔鑄與錘鍊。

 他眼中的靖江帝,就如同一本飽經滄桑且熟讀無遺的經典,每一篇章、每一行字跡,皆鐫刻在他記憶的石碑上,歷歷在目。

 靖江帝的胸襟開闊如瀚海,他的智謀與膽魄均是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淬鍊而成,那裡,世事變遷的速度與險惡程度遠勝人間任何一場權力的遊戲。

 在這片沒有邊際的戰陣畫卷中,人的意志可以如脫韁野馬,任由其馳騁疆場,無視那些試圖束縛其羽翼的塵世羈絆。

 李德賢卓越的表現,恰似一塊巨大的墊腳石,穩穩地托起了林小風在靖江帝心中的分量。

 林小風深知,這正是他朝著宏大願景步步邁進的不可或缺之基石。

 提到與太子並肩涉商海之舉,儘管輿論的浪潮或許會因忌憚權勢交融而洶湧澎湃,林小風卻泰然處之,毫不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