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赤伶!戲腔現!(第2頁)

 聽到蘇白的戲腔哼唱,這些歌手彷彿觸電一般。

 這戲腔,聽上去和那些戲曲大師,沒什麼兩樣!

 聽著這戲腔,就彷彿看見一位戲子在臺上唱戲。

 這還僅僅只是前奏的哼唱,就如此震撼人心。

 要是,真唱到了歌詞,那會是怎樣的情景。

 簡直不敢想象!

 而這時,旋律一變。

 與此同時。

 蘇白的聲音響起。

 一切都是如此過渡順暢,又渾然天成。

 “戲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

 “扇開合,鑼鼓響又默。”

 “戲中情戲外人,憑誰說。”

 “……”

 蘇白的聲音迴歸了溫柔的原聲。

 在蘇白的聲音之下,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閉上了眼睛,將自己的身心全部沉浸在蘇白的歌聲。

 他們的眼前,彷彿真的出現了一座戲臺。

 一位心懷赤誠的伶人,正在舞臺上唱戲。

 她只管唱戲,一折戲,水袖舞來舞去。

 戲曲內容是悲、歡、離、合,都與她無關。

 扇子開與合,鑼鼓響與停,戲的內容,聽戲的人,誰能說得清戲裡戲外呢。

 ……

 這撲面而來的畫面感,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無論是現場的觀眾和專家顧問,或者是其他的參賽歌手,抑或是直播間裡的數千萬觀眾,他們都有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眼前不再是蘇白演唱的舞臺,而是一位赤伶在戲臺上正在唱曲。

 甚至,他們隱約間好像聽到了赤伶唱曲的聲音。

 而這正是蘇白歌聲所造成的效果。

 所有人靜靜地聽著,徜徉在蘇白所營造的故事之中。

 “慣將喜怒哀樂都融入粉墨。”

 “陳詞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

 接下來,蘇白的這段歌聲,彷彿是那位伶人的內心獨白。

 她已經習慣將喜怒哀樂這些感情融入表演過程。

 長期唱舊戲又能

怎麼樣呢,各種角色都是她來演。

 身處民國亂世,看戰火燃遍祖國山河,她作為戲子,地位卑賤,卻也不敢忘記憂心國家大事,哪怕無人知道她。

 聽完這段歌聲,所有人內心產生深深的震撼。

 一位伶人作為社會的底層,在國家危難之時已是自身難保,卻仍然不肯放下愛國衛國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