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狙擊手冊(第2頁)

 真等這種怪物找到手感,那就不是一兩個人能解決的問題了。

 排在第二位才是軍官和指揮員,以及可能正在肩負指揮任務或行為的人。

 在現代戰爭中擊殺高級指揮官的作用可能沒有多大,因為參謀制度的存在讓這種行為不過成了一種點綴,象徵意義遠大於戰略意義。

 不過此時還是十九世紀擊殺、擊傷指揮官都會造成敵方的大規模混亂,尤其是對於低級軍官的殺傷對於底層的士氣影響極大。

 尤其是在組織度和主觀戰鬥意願不強烈的情況下,很容易就能將敵軍的編制打崩潰。

 就像此時一樣,那些趴伏在地的波蘭人並不是不想投降,不想轉身逃跑,但是敵方的射擊太過精準讓他們根本不敢動。

 第三位的便是通信兵和那些敢於帶頭衝鋒的士兵,消滅前者會讓敵方信息不暢,而消滅後者會打擊敵方士氣,從而消除己方士兵的恐懼心理。

 排在最末位的是炮兵、火箭兵、氣球觀察員,這類兵種,倒不是他們的優先級不高,而是這類人通常距離戰場較遠,同時還比較注意隱蔽不容易擊殺。

 至於其他的步兵、騎兵算不上高價值目標,而擊殺相對較容易。

 眼前這位勇敢的波蘭通訊兵,並沒有被擊殺,因為蒙塔上校想看看對方還有什麼花樣。

 “鄧波夫斯基臨時指揮官要求你們撤回原來的位置!”

 騎兵高喊著從陣列中穿過,口中不停重複著鄧波夫斯基的命令。

 雖然傳令兵喊的是撤退,然而士兵們卻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一個字“逃”!

 當有第一個人站起身開始向後狂奔之後,頹勢就再也止不住,潰兵使出了他們渾身的力量向著與戰場相反的方向衝去。

 潰兵就像洪水一樣無法阻擋,肆意地破壞著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秩序。他們腦中只有一個念頭,任何試圖阻止他們的人都會被裹挾、被沖垮。

 這些人已經沒有膽量和理智,剩下的只有野獸的生存本能,推開身邊的戰友,拉倒跑在前面的人,無視那些倒在地上的傷者,只為了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