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爺們要戰鬥(第2頁)

 至於那些主張傳統君主制的正統派,在蘇爾特眼中更是笑話,因為那場大革命可不只是砍了幾個腦袋那麼簡單。

 有些東西一旦出現便殺不死,同樣有些東西死了就永遠沒法回來。

 路易·菲利普其實真覺得這筆交易賺到了,他為自己的豐功偉績而感到自豪。

 要知道阿拉斯加可有法國本土的三倍大小,如此的文治武功歷史上又有哪位國王能與自己相比呢?

 其實法國人從來沒有放棄對來茵地區和南德意志三國的爭奪,但是此時的德意志邦聯太強了,所以他需要幫手。

 而這顯然不可能是英國人,畢竟英國老不會希望有任何一個歐陸國家變得過強。

 當然也不能是普魯士和奧地利,因為來茵蘭是前者的土地,而後者是名義上德意志邦聯主席國多少還是要些臉面的。

 至於瑞典、波蘭這種國家根本上不了檯面,當然波蘭人如果真的能復國那另當別論,但就這幾個月的表現來看,路易·菲利普覺得這些人的能量有限。

 俄國同樣對德意志地區有野心,而且十分不滿奧地利在巴爾幹的所作所為,所以它是此時最適合法蘭西的盟友。

 高加索地區,新任總督帕斯凱維奇並沒有急於深入山區決戰,而是採取了步步為營的策略。

 以深溝堡壘步步推進,堅決進行正面決戰,然後趁機派出哥薩克騎兵執行掠奪任務。

 所謂的掠奪任務是一種野蠻的戰術,類似於抗日時期日軍的三光政策,只不過更加地原始、野蠻。

 高加索總督帕斯凱維奇授權給哥薩克人和敢於深入高加索山區的士兵自由掠奪的權利。

 他們可以對任意敵對目標進行掠奪,同時可以殺死一切抵抗者,掠奪的目標包括財產和反抗者本身。

 起初尹瑪目·沙米爾帶領他手下的車臣士兵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取得了大量勝利也確實將一部分哥薩克人嚇退。

 但是在信奉困難面前鐵棒橫掃,困難加大,鐵棒加倍的俄國人面前。尹瑪目汗國英勇的抵抗不過是給帕斯凱維奇增加了一些樂子而已。

 這位曾經鎮壓華沙起義的劊子手,在來之前就從沙皇尼古拉一世手中要來了一些新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