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沙遜家族(第2頁)

 然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個消息在奧地利和英國的情報人員聽來就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

 奧地利的情報人員迅速報告給了孟買總部,後者找到弗蘭茨的寫的預桉。實際上前者不知道的是,到處散播猶太國和勸大衛·沙遜獨立的人就是弗蘭茨派去的。

 只不過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而已,此時大亂之下英國人根本沒有時間分辨情報的真偽。

 對於叛亂這種事情此時此刻亨利·哈丁爵士只能採取寧枉勿縱的態度,畢竟如果操作不當可能英國在印度近百年的經營就會毀於一旦。

 比起大英帝國的利益,一個鴉片販子是否無辜根本不重要。亨利·哈丁爵士命令孟買的英國憲兵連夜出動,對所有沙遜家族的賭場、妓院、煙館、銀行、商行進行了全面打擊。

 結果大衛·沙遜居然比孟買的英國官員先一步得到消息,實際上大衛·沙遜連英語都不會說,不過他被氣得連說了五個“**”。

 作為一個猶太人,大衛·沙遜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希望可以逃到清國東山再起。

 不過他的兒子,著名的“毒二代”維克多·沙遜可不甘心。他是大衛·沙遜後妻的長子,平日裡驕縱蠻橫慣了,哪怕是英國人他也不放在眼裡。

 (書中對於維克多·沙遜的身份進行了魔改。)

 “父親大人,在這座城市裡人們都叫您皇帝。現在那些暴民要驅逐您,您就要這樣一走了之嗎?

 不!不!不!您太仁慈了,我現在就帶人讓您變成真正的皇帝!”

 維克多·沙遜手下養著一批英印混血兒,這些傢伙在當時的印度社會中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

 他們既受到印度人的歧視,也受到英國殖民者的排斥。兩者都不將其視作同類,所以這些人極度想要證明自己,但又沒有機會自然就成了社會中最不穩定的一群人。

 維克多·沙遜正是看中了他們這一點,讓其成為了自己最忠實也是最能幹的打手。

 再加上此前沙遜家族僱傭了大量打手保護自家的財產,一時之間孟買的憲兵隊居然被打得節節敗退。

 此情此景讓大衛·沙遜心潮澎湃,也許自己真的就是天命之子,那麼他不只要印度,他還要打回巴格達去,把那裡的人扒皮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