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秀 作品

第五十五章 躬耕于波美拉尼亞的農場主(第2頁)

 “陛下,這個粗野的農夫太狂妄了。他是什麼身份居然敢妄議國政?”

 陸軍大臣古斯塔夫·馮·勞赫皺眉道,在他眼中這個沒有見識的鄉巴老正在威脅整個容克貴族的利益。

 後者們在糧食危機中嚐到甜頭後發現,糧食就不應該種太多,因為穀物太多會導致糧價下降,所以想要保持價格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穀物的種植面積。

 但單純地削減糧食種植面積又會造成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被閒置。正巧不巧,由於和匈牙利之間矛盾,奧地利需要大量進口普魯士的甜菜和飼料,而德意志邦聯鐵路網的完善又大大降低了王國境內農作物的出口成本。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短視的容克們自然沒有理由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相繼紛紛改種甜菜和飼料。至於潛在的糧食短缺威脅,他們自信地認為完全可以交給隔壁的俄國人來解決,畢竟自己君主的妹夫可是沙皇尼古拉一世,不管是通過什麼途徑或者渠道,問題都是得到妥善處理的。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普魯士人的耕地種上了大量的牧草、大麥、燕麥、黑豆和甜菜之類的作物。

 當然他們自信的來源也是和東部盟友有很大關聯的,畢竟帝俄是當時歐洲的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讓自己賺取更多的貿易盈餘有百利而無一害。

 沙皇政府上下對於之前的背叛隻字不提,與之貿易的容克貴族自然也會選擇性將其遺忘。對於沙皇政府來說,此時面對的國際局勢並沒有得到根本性地改變。

 西邊的那群島國人繼續揪著海峽問題不放,但真要是放棄了《溫卡爾-尹斯凱來西條約》就等於放棄了這些年在海峽獲得的優勢地位。

 實際上英國的所謂“國際共管”提議真正的背後受益人也只會是他們自己。其它大國此時既沒有心思也沒有實力糾纏於黑海霸權爭奪賽。

 何況他們的提議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涉及國際共管的實質內容上一直含湖不清,更是對其戰時的地位隻字未提。可以說英國人提出的《海峽公約》就是克里米亞戰爭的導火索。

 而國內波蘭復國軍和波蘭民盟在不斷給沙皇陛下製造麻煩,雖然現在兩者的力量看起來很可笑,但是針對他們的數次清剿活動均以收效甚微而收場足以證明其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