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衣服穿(第3頁)

 就在中歐各國以為終於得到了喘息之機的時候,美國新上任的總統,宣佈了第一條總統命令。

 “給予奧地利帝國最惠國待遇,並且向其大量傾銷棉花。”

 按理說這條命令屬於中規中矩,美國人為了搶佔棉花市場,做出這種舉動實在無可厚非。

 只不過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卻是給了德意志和亞平寧半島的國家重重一擊。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這道命令等於是使奧地利帝國在源頭上就截斷了中歐其他國家翻盤的可能。

 海量的美國棉花流入奧地利,經由帝國境內的工廠們加工被製成棉布和衣服,然後再湧入中歐市場。

 它們的大街小巷幾乎都充斥著來自於奧地利的服裝成品,致使其他國家根本無力也無法與其競爭。無論是在質量和價格或者款式上,奧地利的產品都佔有絕對優勢,讓人望塵莫及。

 許多經濟學家都擔心,奧地利人在壟斷服裝市場之後會主動提高價格,以謀取更高的利潤。

 尤其是普魯士,更是拋出了一大堆陰謀論,來詆譭奧地利和哈布斯堡皇室。

 然而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奧地利方面不僅沒有在漲價上做文章,反而還通過公告的行式主動告知大眾,其服裝品將會降價出售,稱這樣能讓更多的中下層民眾享受到應有的便利。

 當然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宣傳模式,比如在德意志邦聯內打出的公開口號是“讓每個德意志人都有衣服穿。”

 在奧地利國內打出的當然是“讓每個奧地利人都有衣服穿。”在亞平寧地區則是換了另一番說辭。

 總之這一次,弗蘭茨不但賺得盆滿缽滿,還藉機刷了一波好名聲。

 其實降價銷售是一種更加長遠的策略,因為這樣就加高了行業門檻,讓其他國家的競爭者再也難以生出與其對抗的心思。

 至於那些失業者,這是鼓勵他們選擇去奧地利工作的絕佳機會。

 畢竟現在內來塔尼亞的鐵路交通那麼方便,而且就算做不了工人,還可以選擇去外來塔尼亞務農。

 以上方法均不行的話,還有去海外殖民地這一不錯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