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燃燒的海(第2頁)

 看著已經失了智的麥吉德,梅特涅露出一個十分和藹可親的微笑,然而內心中已經將這個所謂的“聰明人”嘲笑了個遍。

 “剛才?波斯尼亞的事情,我們會幫您解決塞爾維亞的問題來回報您。至於對您的支持...”

 麥吉德感到十分地沮喪,他沒想到英國人會敗得這麼慘,也沒想到奧斯曼帝國居然要向奧地利這個世仇來尋求支持。

 他又想到自己之前居然試圖羞辱梅特涅,現在對方一定會來刁難或是羞辱自己,可為了奧斯曼帝國和他的統治,麥吉德也只能忍氣吞聲了。

 可誰知梅特涅的下半句,居然是。

 “我們是盟友麼,理應多多相互扶持。”

 麥吉德聽後,心中五味雜陳,經驗尚淺的他,還聽不出其中的意思。

 梅特涅雖然說得冠冕堂皇,但不過是在已經達成目的之後,賣對方人情而已,他也利用對方的小心思,順帶羞辱了對方一番。

 老實說,如果是過去的他,絕不會有羞辱對方的心思。而是會好言相慰,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誠,為以後的談判做準備。

 可在梅特涅心中奧地利和奧斯曼之間是不共戴天的仇人,等帝國整合了意大利和德意志之後,早晚會對近東的霸權發起衝擊的。

 “梅特涅首相,還請貴國早日出兵。”麥吉德這次姿態放得很低。

 “請蘇丹放心,我們奧地利會信守承諾的,但還請蘇丹在協約上簽字,將波斯尼亞交由我國代管。”梅特涅說道。

 麥吉德湖裡湖塗就在協約上籤了字,梅特涅現在最擔心的反而是奧地利的海軍了。

 弗里德里希大公如果能一戰成名當然是最好,但萬一和英國人一樣打輸了,豈不是功虧一簣?還不如見好就收,反正奪取貝爾格來德和波斯尼亞的目標已經達到了。

 梅特涅這樣的政治家很難理解,以打促和的真正意思。他們總是覺得協議就代表一切,既成事實就能趕走所有窺伺的野獸。

 但一個國家沒有劍,和有劍不用是不同的概念。沒有劍的國家,簽下的協議就是一張廢紙。拿走的,讓你還回來。吃下去的,也可以讓你吐出來。